>作品相关
相关背景
先说小蓝头次穿越,他到达的是大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唐高宗时期,由于小蓝出现的时间短,不作详细介绍,这一年发生的有关文中人的事,王勃被沛王征为侍读,奉教选《平台抄略》,此时他十四五岁,后面人物介绍时,还会有更详细的内容。
接下来小蓝第二次穿越来到唐朝时间十年以后的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依然是高宗时期,不过此时武则天已经掌管了大部分的军国权力,高宗称“天皇”(日本的天皇称谓应该就受此影响),武后称天后,两人合称“二圣”。此时长子弘已于一年前被其母后鸠于洛阳合璧宫家宴上,那一年他只有24岁。高宗心痛万分,亲写祷文,封敬孝皇帝,停于洛阳,并于这一年六月葬于恭陵。次子贤被封为雍王,于五月封为皇太子,时年22岁。
李弘生性仁厚,为人正直善良,谦虚温煦,颇得高宗喜爱,和众大臣的支持。
李贤精明强干,太子监国处理政务实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也因此为母后所忌,正因为这两个人可被寄予厚望,才招了武则天的忌讳,生为武则天的儿子,还真是郁闷。
(随时更新)
相关人物
初唐才子数王勃
王勃王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大家都知道吧),据说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许多错误,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纠正它。后来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信中展示了他雄姿英发的少年气质。刘祥道读了后,很是赏识,就上表朝廷。高宗皇帝召见了王勃,金殿对策,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十四岁就被皇上封为朝散郎,怎么说也是个天才。
后来皇子沛王李贤听说了,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
此时王勃春风得意,顺风满帆了,但是他政治觉悟不行,那时候皇家流行斗鸡,皇子之间经常玩这个,一日沛王和英王斗鸡,王勃年轻气盛写了个《戏为檄英王鸡文》的文章。结果,唐高宗见了却大怒,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唐高宗李治想起来他们兄弟间争斗的事情,文章触了皇上的敏感神经,王勃能有好下场?就给罢官了,以后王勃也没再在官场上有什么机会,一代天才的仕途就这么毁了。
罢官的王勃就去游历天下,作了不少怀才不遇的文章。
后来途径洪州,就是今天的南昌,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参加阎都督举办的宴会时,其实王勃只是路过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