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读书之中。除了读《史记》之外,方易现在每天也都在读其他书,这几日没有修炼武道的时候,方易都在认真的读书。读《史记》是为了刷进度,读其他的书,则是为了增长见识。一类是大离的历史,各地的风土人情,这对于方易这个不是土着的穿越之人而言,很有作用。另外一类,则是诸子百家的经典。尤其是儒家四圣所着的经典。因为,读书也可以获得力量,那就是儒道!今天没修武道之前,方易一直都在想着,要不走儒道的路子算了,反正读书都可以获得力量,读书也可以读成圣人。而且修武多累啊,多难啊,多苦啊。但是今日一修武,发现还行,没那么累,加点就行。这不是有手就会?儒道和武道不同,武修是个苦行僧的职业,折磨自己,打磨肉身从而获取力量。但是儒道,却是读书人独有的修炼法门。儒道被四圣学宫垄断,天下读书人,都在各地的四圣学宫修行。寻常人家,没有读书人。哪怕是有读书人,也鲜少有人单独修炼儒道的。因为儒道的时间成本太过昂贵,和道门,武道相比,儒道五品之下,都是废材。比力量,儒道打不过武夫,论技巧,拼不过道士。儒道的实用性太低。寻常人家,都会让孩子修炼武道,将来参军出征,谋得一个武道功名。哪怕是洛神侯,走的也是武道的路子,当然,洛神侯也是个读书人,但是却并不专门修炼儒道。因此,偌大一个洛府,方易根本找不到儒道高手,也无人专门修炼儒道。而武道,他从春桃那就得到了修炼之法。这就是差别。这几日,方易一直在自行摸索,可惜并没有什么进展。他迫切的想要尝试一下,那气运点能否给儒道加点。若是能加,将来方易还打算修炼个道法。儒、武、道三家齐修,反正技多不压身,气运点闲着也是闲着。……儒道四圣,第一圣就是初代儒圣,开辟了儒道一门的至圣先师,夫子,夫子从读书中悟出了才气修炼的法门,成为儒道修炼体系的支撑和基础。夫子所着经典《儒经》已经成为当今读书人必读之书,和前世的《春秋》之于孔子差不多。儒道第二圣是李布衣,被尊称之为李圣,他所作的《礼经》也是读书人的必读数目。儒道第三圣是姜渐离,被尊称之为姜圣,他所作的《儒史》,为儒道贯通了古今。儒道第四圣是周公明,被尊称之为周圣,他所做的《儒法》,更是被后世儒道之人奉为首屈一指的经典。《儒法》博才诸子百家之长,丰富了儒道修士的战斗体系,极大的提升了儒道修士的战斗力。周圣于前朝国祚灭亡前三百年逝去,此后这几百年里,儒道无圣。当世儒家第一人,就是持有《四圣经典》原本的夫子后人,当今大离王朝的大先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