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非常自觉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他们是否曾经实践过性,这都是一个很值得赞许的发现。
女生也应该对性负责任,责任是两个人的事。假如传统的女性在被人欺骗的情况下与人发生性行为,感觉当然是“受了欺负”,要“讨个说法”之类。只有受过现代科学教育和思想熏陶的女大学生,才会正确看待这件事情,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识人不清,做这件事情太草率;同时也没必要说出来博取别人同情。仍然在自己为自己设定的道路上努力走好。这样健康的态度,真的说明了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进步。
相关链接:阳光侧照的性教育
一部面向大学生的性教材首次出版,印刷了6000册,书上柜没多久就销售一空,这不由发人深思。有人说,连售套机都进校园了,性教育何必还遮遮掩掩呢?由于无法接受专业、系统的性教育,大学生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
现实遮遮掩掩
因为观念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性教育一直遮遮掩掩,似乎是不让人轻易跨越的“雷区”,没有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更谈不上编撰专门的性教育教材了。正是由于我国大学性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导致了性教材火爆脱销一幕的出现。
在我国各所高校里,基础课程一般占本科全部课程学时的1/3左右。目前很少有高校在教学计划中为性教育课程安排了位置。现在全国只有华中师范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坚持开设性教育选修课或相关讲座,而且这几所大学仅有的性教育“阵地”靠的还是开明的校领导“网开一面”和一些热心教师的苦心“经营”。
求知八仙过海
由于无法接受专业、系统的性教育,大学生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其他非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据记者了解,现在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观看黄色录像和黄色漫画、与同学交流“荤笑话”等获取性知识,更有甚者,“在实践中学习”,即在校外同居。
在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对学校推行的正规性教育持排斥态度,“学校也组织过一些讲座,还看过一些教学片,但是我们都不感兴趣。说真的,这些片子里的内容我在初中时就知道了,看了没什么用处。”一位大四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焦点隐私意识
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各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大学生性科学协会,但是该协会成立以来却一直处境尴尬。每年新生入校,各社团大张旗鼓地招人时,别的协会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性科学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