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刺激发生反应。即使事先准备,想得再好,计划得再周全,临场很可能手足无措,被环境的刺激所诱导而误入歧途。比方,商店推销员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会被一时花言巧语所迷惑的心理,让顾客相信商品物美价廉而买下来。过后,顾客可能后悔得不得了,不相信当初自己怎么会这样傻。在爱欲上,人其实也是如此。一时的性刺激,可使人忘乎所以,晕头转向。
我走出大门,身上有一种奢侈的轻松。我顺手拿了一份介绍这个澡堂的广告。原来这个澡堂和米山所描述的那两个澡堂都是同一个老板。难怪我进去之后,觉得似曾相识。美国真是一个垄断资本的国家。以前在国内读政治经济学看到“垄断资本”这个名词,是个抽象概念。如今在美国定居,才真正理解它。无论走到那里,一样的快餐店,一样的高速公路,一样的商业中心,一样的旅馆……。跑多了,就会觉得腻味,太雷同。不过,正因为雷同,企业省掉了很多麻烦,节约投资,统一材料来源和加工,便于管理,减少了竞争压力。那么,
同性恋不就是一种雷同和追求雷同吗?是不是为了省掉了很多麻烦(如:男女做爱会怀孕)、没有养家糊口的拖累以及追求异性时大家无形有形的竞争?
大门外,黑夜像大海一样覆盖着整条街道,灯光不多。附近金融公司都下班了,商店很少。在高楼大厦阴影之下,只有一两个人在街上匆匆走过,像默默无闻的黑影,神秘莫测,几乎分辨不出来。我想,澡堂里那些看上去性格极内向的同性恋者至少有一部分人就像这黑幕里的影子非常不起眼,掉在茫茫人海里实在不引人注目,他们很可能难以找到女子作配偶而成为同性恋者。一个性格内向的美国人,会在外向的美国社会里格格不入或有失落感,心理很容易有毛病。美国是崇尚主动的国家,人的情商水平一般比较高。因而有些性格极内向的美国男人吃不香而容易成为同性恋者,也就不奇怪了。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