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小公寓,只有一个卧室。房间的布置充分表明主人是作家,到处都是书籍和稿子。小客厅和书房相连,只是有一幅屏风和大书架放在书桌边,算是分界。卧室倒比客厅大,墙是橘色的,让李之白感到一股暖意。靠床头有一盆黄色郁金香。这花和橘色的墙让李之白的心情立刻明快了许多,疲劳也减轻了不少。
那张床挺大,足以睡三个人。李之白惊叹:“我的天呀!你一个人睡这么大的床!”
兰德笑了,“我这里常有朋友从外地来。这些朋友几乎都是搞艺术的,并不富裕。他(她)们来洛杉矶,就跑到我这儿住。有时候一来一大群,这张床还不够,还得睡地上和沙发。”
房间里挂满了照片,把李之白吸引住了。“这些大部分是我的代表作。有些并不是最好的,但反映了我某个时期的摄影水平。”兰德介绍道。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自然风光。
第四部分 生命的新开端比一生还长(2)
有一张题为“月出”的黑白作品纯粹是一幅梦境──上半边天空是漆黑的,月亮很小但很圆,左边被遮住了一点,朦朦胧胧。月亮的下面是流水似的云。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样的黑夜里,远处起伏的山脉清晰可见。在海浪翻似的树木中,一座白色的教堂极其醒目,一排农舍被墓地环绕着。教堂顶上的十字架好像是说:这里充满平安宁静,来吧!
李之白很喜欢这张作品:“我想像的天堂就是这样的。”
两人没聊几句,有位导演打电话来,看中了兰德的电影剧本《最美的时刻》,叫他马上去签合同,因为那个导演明天一早要去法国。兰德兴奋得跳起来,情不自禁地一把抱起李之白转了几圈,狂吻了李之白两下。他叫李之白收拾一下,洗个澡,并把剧本复印件扔给李之白,“你等我的时候,可读读我写的剧本。我签完合同就回来,我们一块儿去吃饭,庆贺!”
看着兰德出门,李之白联想到来美国近半年碰到的美国同学和其他人。他觉得美国人单纯,像小孩,童心重,喜欢简单,而我们东方人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活得太累。不过,当两种文化差异较大,彼此又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成长道路,加上语言障碍,双方言行会单纯起来,也就不易在互动中使人事复杂起来。当他和美国人交往时,他会比美国人更单纯。这是心理距离所引起的自然结果。单纯,是一种美,也可以是一种傻,这是许多中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他心想,很多美国人对中国人也有这种看法吧,只是人家不能对我们说罢了,就像我们不会当着美国人的面说他们傻。
兰德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