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镜像的对表艺术就不说了,绘画文化积淀使得我们对比如说金雕表壳,比较不感冒,我们最爱的,就是珐琅绘画,珐琅微绘,有些是画的是欧洲风格主题的,贵族们觉得新鲜。
百达翡丽博物馆里还有一个是穿着官服的清朝官员的珐琅怀表,我忘记拍照片。钟表史上重要的时计上画的只有欧洲皇室?并不是。
微绘珐琅要极度精美,就算是有些价格比较低廉的银质表壳怀表,也有珐琅。对艺术,对绘画的这种美的追求,堪称无以复加,这是文化底蕴使然。
另外,清朝人对彩色宝石喜好一般,珍珠才是超爱。所以表壳一圈都镶有珍珠。今天再来看,珍珠洁白温润,与微绘珐琅搭配,华贵却不抢眼,比镶嵌一圈方钻不高级多了。
珐琅工艺是相当神秘的。也许是因为,此工艺年代久远,抑或是,其为手表工艺中最珍藏的秘密之一。珐琅工艺的生命始于“熔罐”内,这或许也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接下来,我们还要将珐琅片捣碎。最后,它才会成形于炼狱般的窑炉中。
来自l’atelier珐琅工坊的doiebaron珐琅工艺大师,她就是拥有如此神奇“魔法”。一头金发,年轻迷人的她,用一脸的微笑来迎接我们,并且很乐意地为我们“施展她的魔法”。在她开始独立,并创办l’atelier珐琅工坊之前,她已自学成才,而且还在一些最负盛名的表厂里工作和学习,让自己的技艺得到完美升华。
工坊雇佣10名员工,为那些追求艺术炼金术的品牌工作。baron夫人非常友好地向我们展示了珐琅表盘的制作步骤,整个过程既神奇又神秘,可谓是艺术,化学和魔法的完美结合。
珐琅就是一种用在金属体上的玻璃,中国人俗称釉。用陶瓷或玻璃来作支撑,并把其加热,直到两者融为一体。它的属性为一种二氧化硅混合物,属砂质材料,按照古方,其中还含有多种其他物质,像苏打,碳酸钾和硼砂。
制作珐琅最基本的工具,是一个粘土做的“熔罐”,手工制成,并在摄氏30度的温度下,用7个月的时间来晾干。一旦准备就绪,就将其放在窑炉内慢慢加热,然后保持摄氏1400度的高温,连续烧制8天。
而珐琅原料就需要放在这个“熔罐”里受热,直到它变成像水晶那样的无色透明液体。这时,便可向其中加入各种金属氧化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