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的需求,生活物质方面你很容易被现代化技艺科技所超越。我前段时间见了一个老手艺人,老头六十多岁了,用脚踏旋木车床做木碗。
老汉说没人跟他学,因为这个工艺很危险,这种技艺是必将会被淘汰的,时代的进步、工艺的进步,有新工艺替代它,这些东西自然就被淘汰掉了。
但是艺术品和精神相关,这些是物质所代替不了的,精神上的东西机器也给不了。这两个层次是不一样的,你要追求一些精神世界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只能越来越贵。所以我们觉得还得做精品,就像书画一样,名家的作品一尺好几万,印刷品一尺几块钱,这样这个手艺才能活下去。
他们不是反对现在的技术给老手工艺带来了一些便利条件的事实,这是一定有的,但是老手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文化信息量,现代技术是给不了的,它只能为你的想法而服务,传达想法的还是作品。
他们能做的创新是让老手艺和新工艺结合,这样的结合是势在必行的,想让一个行业古老的技艺在这个年代生存就必须得这么做。现在一些南方做首饰的厂家也意识到新老结合这个点,他们和做银器的老师、匠人联手,在某个元素上和手工艺结合一下,做出来的东西就更有生命力了。
现在问题是——搞传统工艺的和搞现代首饰的人互相瞧不上。现代首饰的技艺大多是从西方来的。传统技艺跟外国一些东西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新东西了。
就像中国画派,玩水墨丹青的一般人就看不上油画,觉得你们画的是什么,我们画的是意境。中国画想表达的东西是在画外,国外的画作都是写实,想说的都在里面了。这是中西方的差别。
现在他们三人被评为了蒙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忠强说“当了传承人,更得讲究物件上的文化和历史,那些细节不能传承错了。”作坊里也增加了学徒,一部分学徒在创业初期就跟着三位师傅“我们大概带了有十多名徒弟了。徒弟资质也有高有低,有想法比较超前的,有想法比较简单、单一的。”
刘铁军说好的手艺人并不是教出来的“就像雕塑、绘画,都是自己去悟。比如学画画,老师可以告诉你调子怎么打,但是老师不会告诉你这个地方会不会有调子。学生虽然学了同样的方法,画作的高低还是完全不一样。”
“我们现在带徒弟也是,怎么錾,这只是方法而已,关键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