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味之美。和林格尔剪纸的传承人,从她们幼时开始跟随长辈学习剪纸,一直坚持到老年剪艺的炉火纯青,陪伴在她们身边的也只有一把平俗无奇的大铁剪刀而已。
她们在进行剪纸实践时,往往是不描不画,但对所表现内容和形式却早已胸有成竹,她们直接用大剪刀入手,一切纸料在她们手中几经翻转便会奇迹般地展现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物象造型,令人称绝。
正是这把貌不惊人的粗铁剪刀和普普通通的一方红纸,通过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巧夺天工的灵性发挥,在向世人传达着蕴积了千年的古老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彰显出由之而生并浓缩物化于纸面的,由剪刀与纸面碰撞交融的刹那而进发出的独特艺术之美。
在和林格尔剪纸艺术表现中,由剪刀和纸的碰撞交融而滋生于作品中的那种“剪”味和“纸”味得到了最为充溢的展现,最为直接地体现了和林格尔剪纸本原的艺术精神风貌。
在这个过程中,剪为纸而生型,纸因剪而出彩。剪刀与纸,一刚一柔,刚柔交错间,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角度的仰合,无不在传承人创作情绪的波动下而体现。
每每在剪锋锉锵过后,化生在剪纸物象上的剪锋之迹便是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线,剪刀的金石之气反而通过一块软纸的纤维得到最为充分的张扬,它们或深沉隽水,或张扬洒脱,或恣意宣泄,或文静柔美,给人以别样的审美情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北朝时期,人们用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据说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便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那时候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少雨,纸张不易霉烂,小编猜想,这或许也是在新疆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到了唐代,剪纸已经有了大发展,那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