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最钟爱的还是椰雕,椰壳的材质细腻轻薄,最适合精工细雕,这和我的个性很相契。”吴名驹说,“但椰雕的工具又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大小不一的刻刀,需要有相当的力度才能刻动坚硬的椰壳,这时需要你拂去烦躁,静静地沉下去,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雕出一件好作品。”
在创作贝镶跳舞人形椰雕时,吴名驹曾遇到过一点小挫折,“万事开头难,当耗费心血创作的作品被市场拒之门外时,我也曾想过放弃,转行算了。但是朋友们的劝说和内心对椰雕的喜爱,最终让我坚持走到现在。”
然而,这一个“坚持”却写满了艰辛。吴名驹回忆,曾经有过几年时间,自己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边缘。那时,市场上大量充斥着机械加工的椰雕工艺品,对椰雕艺术品并不“感冒”,吴名驹又不愿意去给人做泥塑、木雕,索性就呆在家里独自钻研椰雕技艺,好几次家里几乎都揭不开锅,“即使现在,被人请去做一天木雕的工钱仍远远高出椰雕十几倍,但我还是无法放弃椰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月20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省文联联合举办的海南民俗工艺品制作“能人绝活”评选展示活动中,吴名驹获得“海南民间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高档精美椰雕工艺品之所以失去市场,主要是创新跟不上,而不是电脑设计和机械化加工冲击造成的。”吴名驹分析,椰雕传统工艺如果不能结合市场进行开发创新,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新椰艺近年来之所以兴起,正是因为开发出了饰品、服装配件等一批价廉物美的产品。不过,新椰艺也存在技术含量低、市场跟风压价等缺陷。最好的办法是,一方面传承发扬传统工艺,一方面提升新椰艺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材料可以多样,图案可以复杂,色彩可以变化,功能可以讲究实用,但真正的椰雕还是要体现传统技巧、传统风格。”
在龙桥镇,椰雕被视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每当婚嫁之时或年节吉日,当地人家里总要摆出一对用椰壳做的糖罐,虽然不一定精雕细琢,但圆圆满满的椰壳代表着喜庆如意。
行走琼北火山地带,常被一幅幅充满田园气息的乡村生活画卷所打动残破的村墙,深幽的村道、古老的石屋、参天的古树、散发泥土香的田地、路边聊天的老人、夕阳下放学的孩童……
这些生活画卷深深在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