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还会平步青云,前途不可限量。可陈致远却拒了这亲事。他说,他在家乡已经娶妻生子,为了自己的前程抛妻弃子,那样的事他做不出来。更何况他惦记着木蓝和几个孩子,心里也容不下旁人。他想着离家也有好些年了,便索性跟那人说是从今往后回家做买卖,一家人好好过日子。那人挽留了他几回,见他态度坚决,便赠了些大洋答谢救命之恩,无论如何也让他收下。陈致远想着木蓝和几个孩子,在省城初来乍到,用钱的地方怕是不少,也便没有多推辞。
“咱们租个小院子吧。”陈致远说,“再看看附近有没有合适的铺子,租一间?”
“根生也劝过我,在大马路上租一间铺子,可我仔细想了想,觉着成本太贵。要是像你说的,在甜水巷这附近找一间铺子,我倒觉得行得通。只是,也不知道一时间有没有合适的。”
柳婶听他们说是想找个小院子,也点头说,“是这个理,这里只有两间屋子能住人,也住不下你们一家子人。”
木蓝心里挺感激柳婶的通情达理,也念着她当初的情,“那时我跟几个孩子刚到省城,举目无亲,在大街上也不知道该往哪走时,是柳婶帮了我们,让我们租了她家的屋子落脚,又是他们帮几个孩子找的学校进去念书。”木蓝对陈致远说。她心里想着,哪怕是往后搬走不在这里住了,也和柳婶像一家人一样常来往。
“那是自然。”陈致远也赞同她的想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这么想没错。”
木蓝听摊子上来买酱rou的人说,甜水巷里有个院子眼下空着。于是,木蓝便拜托那人问问院子的主人,看看要不要往外租。
过了两日,那人到木蓝摊子上来,说是替她问了,只要价钱合适,人家也愿意往外租。
“辛苦你了。”木蓝说着,切了块酱rou包好递了过去。
“这怎么好意思呢。”那人推辞道,“也就多问了几句话,又不费事。”
木蓝却是硬塞给了她,“你就拿着吧。下回来,我给你打折。”
那个空着的小院子,木蓝看了挺满意的。她从一到省城,便一直住在甜水巷,摆摊子也是在这里。因此,她对这附近的环境比较熟悉,而她摊子上卖的酱rou,在这里也渐渐有了些名气。要是搬到别的地方去住,就又得从头开始。另外,往后还是住在甜水巷,和柳婶家也离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