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军,一是为了训练出来到时向爪哇出兵之用,二是避免台弯方面的人说他拥兵自重,他在菲律宾的军事学院才成立不久,军官们还没有毕业,但特战营中有许多都是当初从台弯军事学院中出来的,高桂挑选了一百多人担任征虏军的各阶层军官,开始了紧张的训练。
至于延平王那里,自然有陈近南那方势力去摆平,所幸,这件事不但没有给他带来灾难,反而,郑克壁派来密使,就此事件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安心当他的总督,甚至在信中还暗示他,就算是他想将菲律宾据为己有也可以,但是条件就是,让他支持自己将来登基当皇帝。
野心!这就是野心!郑家从国姓爷郑成功开始就为明朝效忠,虽然明朝名存实亡,但朱家的后裔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权力,而是被郑克壁圈养起来,实际上,郑克壁就是明朝的皇帝了,只是还没有身份而已。不过,既然有这野心就好办,高桂不在乎谁当皇帝,只要别跟清朝的那些蠢皇帝那样就行。自此,危机冰消瓦解,郑克壁默认了高桂在菲律宾的统治权。
自从菲律宾落入汉人之手,这两个地方的对外贸易也越来越繁荣,两地的百姓生活富足,郑克壁也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效仿高桂在菲律宾的仁政,大大的提高了民众的凝聚力。其间,更有很多内陆中原的百姓偷渡来到台弯,清朝当局屡禁不止,台弯的大明政权也愈发的稳固,清朝海军虽然船多兵多,却是怎么也奈何不得台弯的先进战船和火炮,几次都铩羽而归,康熙龙颜大怒,在平靖了三藩之乱后,也意识到发展先进武器的重要性,开始研究更好的火炮和舰船。
这就叫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第211章狡猾的荷兰人
也许,这将改写历史吧。清军的落后武器和舰队打不动血槽N多的明军,而明军也没有能力反攻,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但却胶着,所以,军备竞赛便悄然的开始了。欧洲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两三百年间拥有跨越式的发展,也不正是因为欧洲各国间的战争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战争虽然是灾难,却也是发展的动力。
这究竟是福是祸,高桂自己也说不清,倘若清朝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变得更加重视军事发展,不再坐井观天,中国将来是否会更强大呢?还会发生英法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件么?高桂无法预知,但他却希望能因此而拉近和欧洲强国的距离,无论是大明的台弯省还是菲律宾省,抑或是整个大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