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辽事,当年朝廷赐奴尔哈赤官职,谁能想到此入会成为我大明的大患!”
张原暗暗点头,杨镐还是很清醒,有自知之明的,后世纸上谈兵者只知以成败论英雄,杨镐在萨尔浒战败就被砭得一无是处——只听杨镐又道:“皇帝下旨急召,在下星夜赶来,傍晚刚入内城,第一个拜访的是方阁老,从方阁老府中出来就赶来拜访张赞善,就是想听听张赞善对辽事的高论。”
张原含笑道:“风筠先生应该知道张原与方阁老有些龃龉,先生若与在下交往过密,恐遭某些入非议。”
没等杨镐有什么表示,张原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深沉了一些:“但在下有些话必得对先生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派恩怨不应牵扯到朝廷军政大事,先生经略辽东,面临的是极大的难局,敢问先生有何策略?”
杨镐道:“我闻山海关兵部主事邹之易有三进兵之议,我大军分三,各以大将统领,一从广顺间道直走宁宫以捣其巢;一从叆阳、清河堵截敌前;一出辽阳,或走蒲河,或走武靖,以横遏其冲突,如此,可获大胜。方阁老与兵部堂官皆赞成这分进合击之策,不知张赞善以为如何?”
张原沉默片刻,却问:“朝廷要大举征讨建奴,就不知能动用多少军马?”
杨镐沉吟道:“总要有十万军马才好调度,兵部已催调宣、大、山西、延、宁、甘、固诸镇兵马,再征朝鲜二万兵马,十万大军应可调集,但对外则要号称四十万,以震慑奴酋。”
张原道:“那先生以为奴尔哈赤能有多少兵马?”
杨镐道:“从此番抚顺兵败来看,之前对建奴步骑的估计偏少,原以为步骑不过五万,现在看来总数应不下六万。”
张原道:“在下出使朝鲜时,曾听朝鲜探报说建奴有长甲军三万,步骑四、五万,皆能征惯战,而上月张总兵一军尽陷,九千匹战马和七千副甲胄尽归建奴,建奴凭此又可组建上万骑兵,在下估计,到了明年开chūn,建奴披甲骑兵应有四万骑,步卒亦等之,总数近八万,而我大明以仓促调集的十万军与敌八万对抗,兵员并不占多少优势,奈何分兵拒之,岂不给敌以各个击破之机?”
杨镐在认真听张原的分析,听到说会被各个击破,乃微笑道:“我知老奴善于用兵,但我几军从哪里出击、何时出击,老奴又如何能预先得知,他的骑兵虽然行动迅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