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显然这些人多数都是附近的村民,其中不少是这次应了何家的差来工地上打工的,意外看到这里招小孩,而且只要小孩能读完这里书,不光每月给1两银子家用,还包一rì三顿饱饭。
要知道,这时代田里要出产一两银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况还给三顿饭吃,这下得到消息的村民都急着把自家小子送来,可怜的那些生女孩的农户,免不得又回家把婆娘骂上一顿,当初要是肚皮争气点,今天可就是真金白银了。
此时秦铠心中千头万绪,这次招收这批孩子,或许就能成为今后自己的助力,当然他这个研究院自然不会采用传统的层次教学,这些孩子在最初的一年内完成填鸭式的识字教学,第二阶段就是直接由炮厂的工匠进行技术带教,在学习技术中,有针对xìng的强化文化学习。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是有着激励措施的,一阶段每月一块钱的补贴,二阶段就提升到两块钱,三阶段以此类推,直到能dúì进行机械cāo作。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若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一是没有足够的教师力量,二是培养的学生也完全没有针对xìng。
其实对于这个计划,他有着太多的顾虑,这些孩子今后接受的教育无疑是拔苗助长式的,不过现在对于他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他需要尽快培养出能够应付爆炸式工业增长的人才,这也是应急之策。
而让他感觉好笑和无奈的是,马尾船政学堂十余年培养的大批应该有所作为的人才,却最终成为了南洋水师中并没有太多价值的水手或者设备cāo作员,这让他眼红不已,现在是需要改变的时刻了。
这边的基础教育,秦铠并没有投入太大的jīng力,将这些少年计划按照识字与否分为甲乙两个班级,识字的学生直接由徐国方挑选船政学堂艺圃毕业的工匠进行现场带教,不识字的小孩则聘请了几个当地的老先生授课识字。
此外,他还在马尾学堂里贴出一张招募学生勤工俭学的告示,马尾船政学堂的学员也多为福州贫家子弟,船政学堂每月给予白银四两的生活补助,不过对于有机会自力更生,还是吸引了大批前后堂的学员,一下子就招募了七八个,这下大大缓解了教师的压力。
几天后,秦铠正在带着自己那个班级的学员开展傍晚时分的拉练,何勇急匆匆的坐着马车赶来了,他带来了戴维医生从广州发来的电报。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