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就是好,不像做便宜布,加班加点,累死累活像个二百五,一看净利一毛五。”
“我们一定要保住质量,千万不能把品牌做塌了。”安夏很冷静。
“现在我们最大的客户是华盛,发给他们的布料,要一米一米的检查,不抽检,全检。”
鉴于自己无耻地利用了黄厂长的广告让「哇哦」也跟着在央视露脸。
安夏决定亲至第一线,为这批布料把关。
快下班的时候,安夏去纺纱车间门检查工作进度,发现今天没有生产一丁点华盛的订货。
“怎么回事?”安夏问道。
技术员回答:“这次启用的是一批新棉,我们正在做单唛试纺,然后才能确定配棉成分比例,这个需要一段时间门。”
安夏站在一边看技术员们讨论的内容,还有做的一些实验,觉得她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应该是可以用计算机实现的。
“对,是可以……”陆雪回答,“我同学在北方一家棉纺厂,他们已经在尝试了,是基于线性规划原理来建立数学模型,就是……”
陆雪说了一通原理后,安夏提问:“那为什么没有推广到全国?”
“因为是一期一期做的,就像你们技术员说的,每次启用新棉,就需要重做一次,不连续也不稳定,对特殊要求也实现不了。”
“有国外纺织业同款软件直接抄吗?”
“全世界棉花质量不一样,国外的软件数据在国内不好用。”
安夏琢磨了一下,觉得此事还是可行的。尽管国营纺织厂日薄西山,眼看就要暴毙,那也是因为质量太差,品种单一。
而不是说全国人民都不用纺织品了。
这个软件说不定有点搞头。
不过这个开发计划可以往后放放,重点先把「哇哦」和它的游戏们抓紧搞出来。
安夏找了几家印刷厂,想给软盘印包装套,给汉卡印包装盒。
印刷厂老板以为她是哪个大厂的秘书,热情地问:“要多少?”
安夏伸出一根手指:“100个盒子,100个软盘套。”
印刷厂老板身子向椅背上一靠,皮笑肉不笑:“我们一开机就是一千起步。”
走了一圈,毫无收获,所有的印刷厂都嫌安夏的生意太小了,懒得理她。
安夏无精打采地走到一个熟悉的地方,抬头一看,到了孙志公司楼下。
她便上去讨杯水喝,顺便吐槽印刷厂家大业大,看不起小生意。
孙志两眼放光:“找我呀!我是干什么的!卖文具的呀!你那盒子,我给你用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