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岳阳,又叫岳州,古称巴陵或巴邱!相传夏朝后羿在此射杀了伤人的巨大巴山蛇,因这巨蛇能口吞大象,其死后,尸骨竟堆成了小山,故人将此地称为巴丘!至唐初,才改名巴陵!岳阳地当湖南水路要冲,南绾三湘,北控荆汉,为军事要地。
城频洞庭湖北口,湖水三面绕城垣。
风景佳胜,以城西之岳阳楼为最。
楼建于唐开元年间,矗立岳阳西门城上,为三层式城楼建筑,高约三十七八尺,下临湖滨,有石凳百余级,直通楼门,途中有坊,上题“南极潇湘”四字。
此三级木造阁楼,四周飞檐,广场前有数百斤大鼎,及大罐缸,均宋代古物。
二楼内,供奉着吕祖的神像。
三楼则悬“岳阳楼”之匾额。
八扇丹红大门上,刻有范仲淹“岳阳楼记”全文,将洞庭湖千变万幻的气象,描写得淋漓尽致。
岳阳楼之擅名,不仅因其史迹多,实由于环湖特具形
象,登楼远眺,洞庭湖景致之美,尽入眼中。
楼阁入门处,即镌有名诗人之大作。
东有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西有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想当年,建楼之初,吕洞宾曾三至此楼并留诗一首: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就为他留的这首诗,后来曾国荃特别在右侧建了个辅亭,叫“三醉亭”,后又有人在左侧建了个“梅仙亭”!所以后来名士窦君序把这些前人诗文、史话全包涵进去,写了一付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崎者,镇者,此中有真意,向谁领会得来?由岳阳楼西望,巨浸中有一座孤山。形如十二螺髻,下则崇冈平阜,此乃道家第十一福地——君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