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将军”
“你我兄弟,就不要如此生分了。”魏冉打断了白起的话头。
白起虽然对政治不敏感,却也知道,此夜之事,彻底将他和公子稷的前途绑在了一起,要么公子稷身死族灭,自己也沦为前途尽毁,要么就等着公子稷继承大位,自己也是前途似锦。想到这里,白起竟然有一丝的厌恶。
“是。”白起也就没有拂了魏冉的心意,“兄长是否有些过滤,此刻已经到了函谷关,那些人就算是胆大包天,也不敢造次吧?”
魏冉摇摇头,“无论如何,都不要小瞧了那些人的野心。”不知道是对自己,还是对白起说到“人之一世,无论多么英雄气概,所折服者,唯有权利罢了。”
白起若有所思。恐怕两人都不会想到,无论是对于魏冉,还是白起,今日一言,他日都一语成谶。
孟贲很郁闷。
话说当日他从宜阳大营逃出来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了赵国设立在韩国的军候处。正想着找个机会回到邯郸,却不曾想,一份赵雍手令交到了他的手中。
军候处是赵国情报机构中军候分部,军制改革之后,赵雍将隶属于司马的的中军候上调,归属于白虎殿直属,职能也从一个军法机构,改组成了赵国的军事情报机构,负责对外的军事情报收集,和地图绘制工作,由御史乐毅直接负责,不用听命于其他职官。中军候和王城中的黑衣军团,构成了赵雍搭建的国外和国内两个情报机构。
乐毅自从组建中军候以来,按照赵雍的要求,前期以地图绘制为主,慢慢在各地延伸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平日里以旅栈、酒馆为依托,笼络各级中下层军官吏目,在其他六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甚至在个别的王城,譬如大梁、临淄这样的大城,还会有两处。当然,这两处都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情报也是各自上报各自的。这就大大加强了情报来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说,至少在别的国家,还在以散兵游勇的间人作为主要情报来源的时候,赵国已经组建起远超其他六国的更加完善的对外情报制度。
孟贲在这里呆了两三天,按理说是没有资格干涉军候处的行动的,但是他这次是负有特殊使命,赵雍亲自赐他印信,可以调动新郑军候处为己用。而他足不出户,就将自己走后发生在秦韩两国的所有动静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只能感叹乐毅的确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