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一样,我也只是个孩子。”哲人如是说。
“我们都一样,整个人类都一样,我们还太年轻,还需要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公元前323年,距离智人走出非洲,已有七八万年之久。此刻的人类,正谦虚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弱小,而不像若干年后的现代人,动辄认为自己能掌控整个世界。
相对于苍茫的宇宙,人类一直都是还没长大的孩子,一直都是。
听见亚里士多德这么说,正宣泄着泪水与情绪的伊南,开始觉得她那颗已经被岁月磨钝了的心,似乎渐渐清亮起来。
“孩子,我要谢谢你。”
“实不相瞒,如果当时您没有派人从雅典将我接出来,我想,这时我应该已经死了。”
在亚历山大大帝过世之前,亚里士多德一直待在雅典。伊南的人设法在大帝崩逝之前,把这位哲人从那里接出来,带他来到巴比伦。
“我这么想不是因为雅典的政治,而是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没有能力再去解决任何问题,解释任何现象——直到我来了巴比伦。”
“这是一座富有历史的城市,但在我看来,却比世界上任何城市都要年轻。”
“因为这里的人们永远怀抱着旺盛的求知欲,孜孜不倦地在尝试一切方法,寻找答案。”
“别了,我的孩子,我的小姑娘……以你的能力,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请不要太急切,请等待时间给你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拥抱着伊南——他早已意识到伊南在寻找着什么,而她想要寻找的,一定是非常艰难的。
伊南听见了这样暖心的鼓励,再一次哭出了声。这一次她的心已经没有那么沉郁了。
她不再是老而不死的怪物,她只是个永葆青春的年轻人。
“谢谢,我会记住您的话!”她答允亚里士多德。
离开巴比伦后,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22年过世,享年六十三岁。
继业者战争没有发生——虽然亚历山大这些“继业者们”的子孙后代们,依旧延续了他们的先辈争权夺利的作风,因为权力和欲望而争斗,但大多将范围局限在自己的封地以内,至少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