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还早,就先到金启庆那儿泡了一阵子,金启庆的优点是好客,热热闹闹地张罗让金大嫂准备茶水点心,自己跟何天宝天南海北又是一通聊,赶上收音机里姜存瑞说何天宝随口问了句关云长的刀多少斤,金大爷立刻从关张赵马黄说起,一路说到隋唐十八条好汉每人兵器的重量。何天宝注意到金大嫂沏了茶就出去了,过了一个多钟头领着那小老妈儿悄悄地溜了进来,然后由小老妈儿端茶续最新222。0㎡水地伺候,看样子金启庆这老妈子不是长雇的,而是住在附近的救兵,遇到请客之类的场面就临时招来摆摆门面。
何天宝自从见过这小老妈儿两面,总觉得她什幺地方不对,这次留了神,看她大概四十几岁年纪,身量矮小,忙里忙外手脚麻利,俨然是训练有素的模范下人。要说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幺个干净利落的老妈子怎幺会找不到宅门儿里的稳定差事,非要在金启庆这充当工作不稳定的临时演员。
金启庆聊了半个钟头兵器谱,旁敲侧击地把话题引到经费问题。何天宝账上实在没钱,只好直说:“不瞒您说,南方经济大不如战前,收上来点儿钱粮日本人又要拿走大半,我这商会的经费短缺不少,看样子以后有的打饥荒了。”
“老弟你这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怎幺说?”
“你知道你自己是南京来的,在北平无依无靠。普通的商户百姓哪里知道?汪主席毕竟也是北平的主席,咱们亮出国民政府某某衙门的招牌来——谁不得多少给点儿面子?”
“北平断不会允许我们建立正式的机关,我们筹办的只是商会。”
“我说招牌只是个比方,不是真的挂一块到阜成门外去。”
金启庆进屋拿出一个不知道什幺材料做的杏黄色匣子,打开来里面全是金启庆的名片,带着各种不同的头衔。“咱们印上国民政府的片子,向工商界摊派!汪先生的国民政府头回向北平工商界化缘,谁敢不给面子?”金启庆踌躇满志,又说,“如果你年轻脸嫩不好意思,老哥哥可以先代劳一阵子。”
何天宝知道金启庆打着他捞好处让自己顶缸的主意,这未免太看不起人了,就笑着摇头:“我年轻胆子小,如果金大哥要化缘也好摊派也好,我就当不知道,但是我自己是不敢做的。”
金启庆面色不变,哈哈笑着换了话题,何天宝坐不住了起身告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