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买一回菜,了解城市生态,姚青青不解的是,目之所及搞基建的工程兵似乎并不多,盖房子的还是那些工人,他们都去哪里搞建设了?
等秦鹏泉傍晚回来做菜,她就叨叨问。
“炸石头开路,填海,修大厦。”男人不像姚青青,每天扑在教育上,两耳不闻窗外事。
“忘了,想致富先修路,感觉是个大工程。”就是不知道高速公路什么时候会有。
这事件姚青青后世的历史书没有教,教了也记不住,现在鹏城街头上私家车还少,估计高速公路不会那么快修。
秦鹏泉想到什么,锅盖盖上,任里面噼里啪啦响,不久声音又转为温和,大火焖菜。
“你想把你爸你妈都接过来?”男人问。
“嗯,家里条件肯定没这边好,接过来他们生活方便,也能照顾我。”虽然她现在有男人照顾了。
两人对视,姚青青笑的有点傻气,她眨眼,有点腼腆道:“等我怀孕生孩子,很多事只能拜托他们了。”
她和男人都忙事业,孩子不得让老人帮忙带嘛。
多多赚钱,等钱足够多,姚爸姚妈不想带孩子,她就请保姆,一个照顾孩子,一个照顾姚爸姚妈。
其实姚青青以前从未想过请保姆,她所经历的生活没有保姆。
在首都当家教,是有不少家庭请保姆,但那都是当官的家庭,不用保姆,主人家的确没空做家务。
是秦鹏泉去过香江,向她描述香江的生活环境,那边的繁荣昌盛,她开始觉得请保姆没有什么。
自己空出时间去赚更多的钱,让家庭生活过得更好,同时也为市场经济做出贡献,多了一个就业岗位,促使经济活跃。
当然,男人最开始跟她讲时,她不以为意,也是最近体验到赚钱忙事业的快乐,不知不觉中有了这个倾向。
“嗯。”姚青青能联想到他们结婚生孩子,男人重视自己的责任,“鹏城要设管理线,如果你想把他们接过来,越早越好。”
管理线,目前整个南粤只有一条管理线,便是香江和内地的管理线,出于政治经济上的原因设的,想要出行,必须有通行证,否则边防区的荷枪验证、警犬巡查会不客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