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瑰丽。
抱怨的心理根源
人们经常抱怨,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同情,从而得到各种好处。例如原本只是一些小病,但有些人却会故意夸大其词,目的就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享受那种被关爱的感觉。又例如在应聘时,有些应聘者会抱怨说以前的公司有多么不好,目的就是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以求得到更好的职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行为就和祥林嫂差不多,总是冲着别人唠叨自己不幸的遭遇,除了招来别人的厌恶外,得不到任何好处,更别说解决问题了。所以最后,她被赶出了鲁家,在穷苦中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还有一些人的抱怨是为了抬高自己。例如:抱怨某人不讲卫生、没有礼貌等,其言外之意是为了与自己形成对比,证明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
事实上,就算你贬低别人,也不一定显出自己的优秀。因为你的优秀要靠你自己去证明,和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别人好不好是别人的事,你优秀不优秀最终要看的是你自己。也许我们真的没有那些缺点,但在其他方面呢,你肯定还是有不如他人的地方。
其实,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原本有些很积极的东西,但就是因为我们总爱抱怨,所以它们被破坏了。当我们的头脑被抱怨的念头充斥时,我们就会将眼下的工作放慢,一味地去为自己抱不平,企图获得别人的支持。如果最后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们就会抱怨苍天不公,世事不平。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不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受到影响,就连我们的心情和态度也会被改变。
有时候,只是一件小事,或者一句无足轻重的话,甚至只是因为一个坏天气,都会引发我们的烦恼,让我们深陷在痛苦的境地难以自拔。
可是,无论你如何抱怨,事情还是无法得到解决,哪怕是小事。无论你如何抱怨,别人说出的话也不可能收回。无论你如何抱怨,坏天气也不会变好。可见,抱怨是最没用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抱怨的毛病。
首先,我们要懂得“将心比心”。
从2010年5月1日开始,北京开始正式实施《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这不禁引起大批烟民的抱怨。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与之相比,吸“二手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