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越国既然为复仇备战那动作极大时间长久吴国相邻又为敌为何没有察觉趁对方虚弱一口气吞并?而是放纵越国养出三千水军?”
韩盈说的吴越和顾迟看的左传内容完全不同但两项提问都问到他的心里。
对就是这样完全不知前因后果更不知所记外发生了什么看得人头昏脑胀!
心里赞同顾迟也没忘记思考韩盈之问他很快抓住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这三千水军……是不是太少了些?我怎么记得这些国家交战兵力都以万计?”
第422章 欺世瞒人
“问对了!”
韩盈脸上浮出了笑意:
“春秋之际,其战法与现在不同,主要以兵车辅助步兵,各国标准有所差距,大抵是一车配备二十五名左右的士兵,称作一乘,其强国能有千乘车的兵力,出战人数最低也要以万来计。”
“所以,从规模上来说,越吴之争,只是两个小国的争斗,这点从地图更能体现,你看,这两个便是越,吴。”
手指所绘的地图极为粗略,线条只是略微有些起伏,也就比方块好那么一些,不过总能让人分得清大小和位置,吴越两国皆处于北方,地形狭长,靠海,两国接壤的边境线是偏窄的那一方,旁边有两个更大的国家,一个居于吴越两国的西南方,其国土面积是吴越两倍有余,另一个居于越国北方,国土面积稍逊色一些,却也能有个一倍多。
顾迟并不通军事,但国与国之间实力与利益的关系,有时候人差不了多少,看着这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他立刻问道:
“那这两个是谁?”
韩盈答道:“北处是晋国,南处为楚国。”
这两个名字就很熟悉了,顾迟半确定,半询问地问道:“春秋五霸?”
“正是。”
韩盈微微颔首,解释道:“所以吴越之争,本质是晋楚两国扶持小国互相征伐,消耗对方国力之举,晋国扶持处于楚国背后的吴国,楚国大力扶持越国,相互征战几十年,若是要往前寻……这四国之间的恩恩怨怨讲个二天二夜都没问题,我长话短说吧。”
“原本吴、越两国地处偏僻,接壤不多,也没那么大仇恨,被晋楚卷进春秋之乱后,虽有提升国力,可两国战火也被挑起,仇恨日渐深厚,而春秋这段时间,各国情况变化莫测,晋楚也不例外,原本晋国占据地形之力,能压制楚国,只是晋国内部有开始有士大夫合伙架空国君之举,楚国又饱受连年征战之苦,无力征战,限于局势,两国不得不选择和谈,暂停战火。”
“他们和谈,吴越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