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十八年上元节,帽儿街北边的顾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其繁华锦绣比往年更甚。此中有个缘故,皆因顾府主人顾培生年前新升任了户部尚书,晋身二品大员,读书科举之人无不是为了为官做宰,顾培生出身寒门,幼年丧父,寡母一人将两兄弟拉扯大,顾培生两兄弟当年同中进士,兄长顾培生被点了探花,先帝引为奇事,亲自召见了兄弟两,还同左右近臣叹道“兄弟同中进士,纵然在书香门第之家也是罕见,何况这二人出自普通农户,从小无名师教导,更无父亲扶持,却能勤奋苦读,所受苦楚更甚旁人百倍,今日有此成就,实属不易。”先帝还感叹普通百姓之家也有优秀子弟,偏偏很多因为家境困顿,无法读书进取,下令户部拨款,于各地多多兴建书院学堂,鼓励读书科举,当然这些举措最终受实惠的也只有一些繁华城镇,那些偏远乡下地方,终究也不能如皇帝的初衷,惠及他们。
如今且说顾府这个年过的自然是极为顺畅,顾尚书的老母亲顾老太太原本一个农家老妇人,如今却有个二品大员的儿子,她母以子贵,其诰命也跟着往上升,如今也能称为“太夫人”了,老太太整个过年都是乐呵呵的,且顾尚书又孝顺,见着老母高兴,更是用心奉承,虽则升官的事不好张狂,但适逢过年,家里披红挂彩、酒席戏耍却是不过分的,只哄得老太太天天合不拢嘴。上元节这天,顾府早早将采购好的各式各样的花灯挂上了,顾家的太太奶奶们忙得脚不沾地,预备着晚上的酒席晚宴。
顾二奶奶挺着大肚子,也不曾闲着,坐在屋里听着管事娘子回事。
顾家请了一班小戏子进府,因为是预备着给老太太看的,到时一群女眷丫鬟,也怕冲撞了,顾二奶奶听得管事娘子说人进来后已经先安排在了预定的地方,专门派了八个婆子照管这群人,进来的人数、东西、物什都一一点清楚了,唱戏的行程等也吩咐好了等等零零碎碎的,顾二奶奶觉得也差不多了,嘱咐管事娘子“老太太高兴,你只管用心理这一摊子就好。别的倒是小事,只别叫他们乱走乱撞,也别叫丫头们去他们跟前,唱完戏老太太给了赏就领他们出去。咱们家又没养这些个人,外头的戏子总不能叫了放心,记着出了事不只我没有脸面,你也别在我跟前办事了。”
管事娘子忙诺诺的应了退下。
二奶奶也起身想去婆婆那边回话,周姨娘劝阻她道“我的奶奶,你这都什么时候了,我去同太太说就是了。”
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