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爽朗的笑声很能感染人,渐渐的,大家也品出来了,江敏不说别人的是非,哪怕是有人提起了冯家的事,她也不会多说。这样的人,能保密,是个可信赖的人,江敏的朋友也就多了起来,哪怕每次来江敏家都得过大黄那关,也照样让他们乐此不疲。
江敏想起一个故事,那是大儿子在大学放假回来的时候,给她讲的,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经过种种努力, 他们发现,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这样,当到了岸上因为,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儿子当时学的是管理学,给她讲的故事,也没有什么目的,可是仔细想想,却真是这么回事儿。江敏觉得自己现在就是村里的那条鲶鱼。当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发现江敏家的鸡竟然三天就能下两个蛋,就都憋足了劲儿要跟江敏学学。当知道江敏每个星期天都去赶集的时候,她们开始还不以为然,可是渐渐的听人说了,江敏在集市上的生意很好,不但卖豆芽,有时候还卖鸡蛋。甚至去做鱼丸出去卖。这就开始让她们的思想转变了。
别的收益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是单说鸡蛋吧!江敏有二十只鸡,一个月大概可以收一百个鸡蛋,一斤鸡蛋一块钱,这就将近十块钱呢!而在农村,十块钱绝对可以买所有的日用品了。看到江敏对这些家务上心,她们自然也有样学样,开始捣鼓起家里的鸡鸭来。
对于这种转变,江敏当然是乐观其成了,她可不想当那只立在鸡群里的鹤。将来有什么不好的风向,也不会只打击她一个人。
江敏所在农村生活还是相对不错的,土地肥沃,粮食高产,因为地广人稀,粮食不成问题,更何况,因为地多,家家分到的自留地也相对要多一些,这也就造成了这里的人,不会饿到肚子,但是,同样的,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现金收入,他们只能靠这些农副产品挣一点生活费。
等江敏接到冯志彬的信和汇款单,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这个时候的邮政系统就是这个速度,没有办法。
那是周一一早,江敏正在院子里忙活着她的暖棚子,门口就有人在喊她的名字,江敏一看那身绿色的衣服,还有那特有的绿色的自行车和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