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与封建诸侯何其相类也!昭王之世,有穰侯治陶地。当今皇帝之处,有王弟成蛟治太原。此其实也。而以治道之论,文信侯亦有切实之论,主张众封建,定封国大小,凡此等等,何由生乱乎!”
面对蒙毅的凌厉言辞,王绾亦是不逞多让,引古论今,展现了他的博学多才的一面的同时,毫不客气的怒怼回去。
而朝中有着不少人,为王绾拍手鼓掌,有问天下间,何人有此妙对?怕王绾无出其右。
看着朝中形势倒戈王绾,始皇帝的脸上浮现一层氤氲,很显然,这个结果,不是他想要的。
想要推陈出新,就必须将王绾给辩倒。
作为封建制的核心人物,王绾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一旦他无话可说,那么其他人自然是心悦臣服,无话可说。
蒙毅淡定如初,不觉慌乱,他淡然道:“非也,非也,丞相之言,却以文信侯为论,殊不知他之学,不合大道者二,又怎可作为论证之要呢?”蒙毅说道。
文信侯就是吕不韦,他著作的《吕氏春秋》为众人的经典,然而,蒙毅的这句话,登时引来诸多人的不满。
“哼,好大的口气,你一个不识字的败家子,也敢说吕氏之学不合大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有人愤怒地说。
“吕氏之学,岂是你能评头论足的?”
“好一张颠倒是非的嘴,今此竟敢妄言先辈经典,不自量力。”
……
一时间,众人群起而攻之,其中多数人都是博士学宫的学子;《吕氏春秋》是他们的信仰。
就好像古代的儒生,将孔子视为圣人一般的信仰。有人在他们面前侮辱孔夫子,他们也会以口水战的形式,对他进行口诛笔伐。
王绾亦面露沉色,心有不忿,强忍怒火,问道:“敢问你所说的不合大道者二,到底是那两点?老夫愿闻其详。”
蒙毅伸出两根手指头,说道:“其一,不合五百年来天下潮流。自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国变,君变,官变,民变,法变,最终酿成潮流大变。期间,诸子百家风起云涌,百舸争流,竞相探索治国大道,而终归酿成变法大潮。”
“其二呢?”
“其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