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应了一声,再也没出声。
没过多久,便有衙役过来将考卷从门上的口子递进来。
虞衡接过一看,考卷被卷成卷轴,中间用一根红绳系着。虞衡小心拆开,考卷和空白草稿白纸一共得有十多张,每张考卷都用红线分出十四行,每行大约能写十八字。这第一场考试也是县试五场考试中最重要的一场,被称为正考。
虞衡保持着前世考试的习惯,拿到考卷后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看看考卷有没有缺失或者脏污之处,再粗略看一看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科举考试大概题型分为帖经、诗赋、经义、墨义、杂文和策问几种。不过县试作为科举的第一场考试,难度不高,并不考策问,主要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并两篇四书文。
其中帖经最简单,考官在四书五经中选出一段话,隐住前后句子,让考生填写,就跟后世的填空题一样。只要四书五经背的足够流利,帖经就等于是送分题。
这点对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虞衡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诗赋稍微难了一点,考官以某样东西为题,让考生赋诗一首,难就难在要当场作诗,考虑到还有策问杂文之类的文章要写,考生在作诗上不能耽误太多时间。
诗赋一道最讲究灵感,只这一点便让许多无甚作诗天赋的考生头秃。不过既然是考试,就能有相应的针对性训练。
临场作诗不行,考前先积累一下各类诗赋,咏人咏物抒情之类的诗赋各准备十多二十首,总有一首能用得上。实在用不上,还能根据之前的灵感删删减减重新作一首诗来。
虞衡自认在诗赋一道上还算有那么一丢丢天分,这货在系统惨无人道的摧残之下以及空间内名师填鸭式的指点中悟出一套写诗公式,短短诗赋套进去就有,堪称是一位莫得感情的写诗机器。
虽然经常被系统吐槽,还差点逼疯系统空间的名师,但虞衡在一次次的锤炼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写诗套路,竟然还真被他摸到了其中的窍门,每回作出来的诗,不说是绝妙好诗,倒也能称上一句好。偶有灵感之际,还会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佳句。
诗赋题虽然绕了个圈,但虞衡仔细一分析,便猜出这是一首让他咏竹的诗。
这倒也不难,虞衡的脑海中就有好几首存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