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投降了?
这什么套路?
我这辈子是不是不适合劝降?劝降辽东城,人家诈降!劝降安市城,人家来个为国捐躯!
这次总算是想好措辞了,人家还没等你说完呢~投降了!
而且卑沙城主亲自打开了城门,所有卑沙城的军卒全都出城,扔掉刀枪堆成了一大堆……
卑沙城主心里苦啊,外面的船队都快到天边了,打又不打,过又不过,弄的卑沙城连赶海的都不敢去!
这卑沙城主一宿一宿睡不好觉,头发哗哗往下掉……用现在话说那叫神经衰弱……
卑沙城主也不是没想过向海军投降,可是海军那里主帅都去了高句丽王城,剩下的又没法拿主意!
再说这高句丽诈降经过报纸宣传已经深入人心!谁知道你是不是赚我们上岸好抓我们?不去!
可以说若是程鸿他们在晚到几天,卑沙城主非驾鹤西去不可!压力大啊!
卑沙城主的投降,代表着新城以南再无抵抗之力,整个长城如同虚设,内河水路已经无阻挡大唐船队长驱直入的地方!
所有物资除了新城一地还有从河东道走海路过内河支援各地……
高句丽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当程鸿亲自把横江的铁锁斩断,所有船只欢呼着进入了内河,虽然这卑沙城不用扒了,可是这码头还是要修建的。
一条条的栈道延伸到海湾之中,卑沙城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程鸿看着热火朝天的高句丽民众,心里想到~真好!这可能就是天下大同吧!
民众们只想吃饱肚子,他们只需要用很少的物资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他们没有想法!
那些想法都是当权者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是由当权者书写!民众?口口相传能传几辈?
在知识没有普及的时刻,个人是没有想法的,多数是从众心里!现在连卑沙城主都投降了,他们还哪有别的想法?
别说什么气节,连国都没了气节,更何况个人了!
民间船队从入海口进入高句丽,他们来只有两个目的~
一、招人!不管男女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