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知,裴秀在余山之顶见你,原是要与你同归于尽。可他这人——”唐恬轻笑一声,“临到头,仍然不能对阿爹下死手,如此才又给了阿爹折磨他的机会。这一件事,世上如今只我一人能做,阿爹恕女儿不孝吧。”
“唐恬——”
唐恬手腕一沉,烛火点燃引线,静室中咝咝作响。唐恬蹲在一旁,下巴支在膝上,出神地望着火花——
那年春日,如果裴秀没有入廷狱,探花郎御街夸官,衣锦还乡,如今会怎样呢?
旁人应会很好,可是唐恬不会。
裴秀永远不会知道,她不足二十岁的人生里,最最美好的那一个人,便是中京街头,含笑同她说“你家在何处”的那个哥哥。
……
火信燃到尽头,唐恬抬起头,窗外晴空万里,中京苦寒之岁终于要过去了。
“唐恬——”
“唐恬——”
原来人临死前是这样,会听到许多许多人同时呼唤自己。
第85章 春景没能死成,只能苟活。
江南暮春, 夏日已近,天气和暖。正是社日,久居深闺的姑娘们难得一个出门的日子, 三五成群, 结队往晏湖来。少女们春衫轻薄, 把长长一条阮堤挤得没个下脚处。
忽听“碰”一声重物落水声,一声妇人尖叫, “孩子, 我的孩子——”
唐恬立在阮堤上,正被一群姑娘们挤得脑仁疼, 冷不丁听见这一声,晏湖中果然一个三四岁的小娃正在水里扑腾。唐恬看一眼身周娇滴滴的姑娘们,认命地一个纵身, 投入水中。
那娃在落水时短, 只喝下两口湖水,十分清醒,挂在唐恬身上嚎啕大哭。唐恬小声哄两句,托着他游到岸边。
妇人守在岸上等着, 一把拉了自家娃上来, 兜头抱住,放声大哭。唐恬手臂撑在堤上,笑道, “应是吓坏啦, 赶紧带回家哄哄。”
妇人千恩万谢走了。
“你怎么还不上来?”
唐恬抬头, 便见一名少年负手立在堤上,俯身看她,眉目疏朗, 极好的相貌——江南人文毓秀,果然名不虚传。
“与你不相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