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花园面积占比较大。景色优美,气氛相对平和。比较安静,气氛宜人。有一个位于 bercy 村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巴黎的两大树林之一,非常适合远足,跑步,野餐或只是放松和欣赏野生动植物。
朱逸之对与大自然接触也很动心,他挽着庄北宁的胳膊,表达着“这里可以!” 。
庄北宁摇了摇头: “刚刚坐地铁的时候,你也发现了,这条地铁路线一个月可以罢工十次,太影响我上班了。你和学长可以考虑这里,但是,友情提醒,这里几乎没有夜生活。”
“那算了……没有夜生活,算什么生活。”朱逸之也跟着摇头。
13 区文化多元,距离巴黎的“唐人街”很近,是中国和越南社区,农历新年有街头庆祝活动。游客不太多,相对更安静。butte-aux-cailles 地区有非常多的咖啡馆和酒吧。有非常多的中国超市和中国餐馆,对于中国人来说,住在这里最大的一个好处是:逛中国超市或者吃中餐相当方便。
耳边层出不穷的中文让朱逸之对此处产生了亲切感,他再一次一蹦三尺高,告诉庄北宁“我可以和老韩住这里!” 。
可惜,庄北宁还是无情地摇了摇头。
“不行。这里的建筑太市井化,学长是建筑师,大概率会觉得乏味。”庄北宁站在韩蔺的角度仔细考虑。
“那我们俩住这里啊!让老韩爱住哪里住哪里。”朱逸之显然对只需要说中文的环境好感颇丰,果断抛弃了韩蔺。
“我也没办法住这里,房租还是超出了我的预算。今天看了一圈下来,可能还是得回到 18 区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实在不行,我就先不搬了。等手头宽裕些,再考虑吧。”庄北宁看着陪了自己这么久,也没有怨言,始终元气满满的朱逸之笑: “唐人街可能没有法棍,吃火锅行不行?”
“哇,庄北宁,你没事吧!我真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听到你说出如此大方的话。是你说要吃火锅的哦,我可不会和你客气。我要吃很多份肉!”朱逸之喜笑颜开。
“当然没问题。”
朱逸之摩拳擦掌地跟着庄北宁走进了一家火锅店。
店内人很多,多是在巴黎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她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笑声此起彼伏。
“李哥。”庄北宁熟络地与店老板打招呼。
店老板约莫四十岁年纪,胖胖的,笑起来很和蔼。他见到庄北宁,很是高兴: “庄北宁,好久没看到你嘞。这个男娃是你弟弟?”
“对,一个小屁孩。”庄北宁笑着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