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大道之境?我每次越努力越是找不到大道之境。”
老者叹气道:“你这顽徒,何时才能开窍啊?大道之境何须去找,就在你心中啊。”
童子一脸茫然,老者说道:“罢罢罢,不需执着,你还是好好玩耍去吧。”
童子羞红了脸,默默地告退了。小猕猴却听得津津有味,老者的每一句话都如甘汁玉露浸润到他的心里,在他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神秘的画卷,那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致!在此之前,他的眼里只有花果山,只有东胜神洲,在此之后,他的心中装下了整个宇宙。
只听另一个童子问道:“师父,和光同尘心法的要点又在何处?”
老者缓缓诵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童子问道:“何谓玄同?”
“与道合一,与世无争。”
童子再问:“师父早前说,习得和光同尘心法即可知己知彼百战而不殆,为何又要与世无争呢?”
老者刚要解释,小猕猴却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一会儿爬到老者背上,一会儿跳到童子面前,着急地抓耳挠腮,如果此时他能发人言,他一定地高兴地大呼小叫:“我懂了,我懂了,天下归一,自然就与世无争!天下何以归一?挫其锐解其纷也!哈哈哈,我懂了,打遍天下无敌手,自然就无人与你来争,自然就和光同尘。”
老者笑对童子言道:“这小猴似乎比你灵光一些。”
童子恨恨地看了一眼小猕猴。
自此之后,小猕猴更加用心地聆听老者讲授心法,老者经常斥责童子冥顽不灵心窍未开,每每此时,小猕猴便在一旁笑得直打跌。眼看半年的光阴过去了,小猕猴已经得悟大道,这天老者讲经到紧要处,却言口渴,吩咐道:“猴儿,你去山涧打一盆冰凉的泉水来。”
老者之命不敢违拗,但是小猕猴又急于听课,不知不觉间竟使出了无离无知心法,他来去如飞,飘忽而至,手中陶瓮里的山泉水平静得如一面明镜。老者赞许地点点头,两个童儿却恼怒异常。小猕猴有点慌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