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之龄,屡获奇功,接连大胜,黎朝上下万民拥戴,敌国皆闻风丧胆,不敢来犯。
而后又有传言四起,先王有意传位信王,然信王当年年幼非当今君王敌手,这才前往北下边境。如今信王成年,又名声大振,势必会带兵回京夺回王位。镇国将军手握重兵百万,军权在握,当年更是威震四方,现今与信王联手定然权势滔天,若双方联姻确认关系,将会实质威胁当今君王。
此话传的沸沸扬扬,无论真伪如何,且看当事者如何对待。
偏巧当今君上以庆功为由,邀请镇国将军与信王回京。听闻至北下边疆到京中皆有男女老少皆簇拥马道,夹道恭迎,一为对镇国将军及信王的拥戴,二为一睹信王与镇国将军嫡女芳容,许是明日便能抵达王宫。
说书先生一拍木案,在场听众问声大惊,此事虽举国上下皆有耳闻,可因说书先生精彩绝伦的一番讲述,将此事描绘的更生动回味。众人不肯散去,似乎意犹未尽,四说纷纭要明日打早赶去马道,生怕错过信王回京。
。。。。。
前后兵将个个身穿盔甲战衣,手持长枪,腰佩利剑,谁不是骁勇善战,忘乎生死?又因队伍规矩严明,更显气势。
父亲与信王各骑战马坐骑,见惯了他们战场上的雄姿英发,如今这安然坐于马背悠然进京的模样更有一番魄力。
母亲拿着我的手,透过帘子望去,脸上带着自豪道:“京中男儿过惯了安逸,论气魄自然半分比不得你父亲与信王。”
我也透过帘子去看,偏偏遇见信王回头看来,我赶紧红了脸不语,只垂下眸子颔首。
这又打开帘子,自离开京中七年之久,早已忘却京中繁华。北下严寒,条件自然比不上京中,今日再看,不免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京中的确繁华,可我还是喜欢留在北下边疆。”
母亲打着笑,“京中无信王,自然不如你眼里的边疆。”
说话间,队伍停下,父亲与信王早已下马。父亲径直转身来将母亲与我扶下马车,快到信王身旁时,信王浅笑而来,轻声道,“多年不曾回京,既是来一趟,得空闲之余我带你去转转如何?”
我听罢微微颔首,与他相视一笑。
此时才听的颇为雄厚的笑声,“这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