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巴游学。
这个计划被朱瞻基知道以后,却要求徐盛将成绩优异的学子去除,只派学业不佳,但是有足球特长的学员前往欧罗巴。
而他们也肩负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在欧罗巴各个大学里面去寻找优秀人才,然后汇报上来。
说实话,欧洲现在的科技水平,跟大明比起来差的很远,即便是在大明学业不佳的学生,到了欧洲,恐怕都领先他们一个时代。
所以现在交流,大明是吃亏的。
但是朱瞻基也知道,如今的欧洲位于文艺复兴的阶段,这个时代,还是有一些优秀人才的。
利用更好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来大明,加强大明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力,还是必须的。
现在的欧洲各国都在积极学习大明话,在克里特岛,几乎所有人都能说一口奇异腔调的大明话,但是这只是为了跟大明人贸易。
在文化层次,除了儒家思想,大明为了保持科研能力,一直是比较排斥异族人的。
就像国子监,现在有超过三千异族学子,但是理工学院,只有大明的学子才能进入学习。
朱瞻基要保持交流,保持文化影响力,却不愿意让欧洲人学会更多的知识。
所以干脆就派出一帮学渣,体育特长生去欧洲。
徐盛是第四代兴安伯,第一代兴安伯徐祥在永乐二年就已经过世,所以徐家在朝廷的影响并不大。
到了徐盛父亲徐贤,因为小时候骑马摔断了腿,变成了一个瘸子,自此以后家族在军中失势,转向了学文。
徐盛虽然出身兴安伯府,自小却是学文,正统十一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理工学院,自此以后就一直留校任教。
因为其相貌英俊,温文尔雅,当时进入理工学院上学的十三公主永宁,才十六岁就一眼就看中了他。面对一个公主的主动追求,徐盛没有多做抵抗就臣服了。
这可是大明第一例师生恋,还是自由恋爱,朱瞻基知道的时候,已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朱瞻基当然不屑于棒打鸳鸯,何况徐盛本就出色,就成全了她们,给他们赐婚。
结果这些年,他们两个人反而成为了大明自由恋爱的典型,根据他们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