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元嘉看来,棉被这种东西必须要等到十一月份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所以他不会犯和以前一样的错误,在天气不热的时候就把被子送出去,然后任由人家把它束之高阁。然后等到冬天到了,天气也寒冷起来的时候,又把管用的丝绵被子给拿出来,这种棉被开是了压箱底的生涯!
不过……
“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土地……不,应该说是生产力!”
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李元嘉拿着炭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眼睛渐渐的眯了起来。
棉花的真正未来,绝对不会在于朝堂之上!
无论皇帝也好,后宫的贵人们也好,乃至于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们也好,对于棉花恐怕都不会那么的上心。因为他们自己有代表着舒适的丝绵,有代表着华贵的皮裘,棉花这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真正需要它的,应该是普通的百姓们。
只有为了能够温暖过冬而想尽办法的穷苦人,或者必须用一层又一层麻衣来保暖的普通平民们,才会需要棉花这种轻柔而又暖和的东西。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棉花的生产是需要土地的。
而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土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李元嘉很难想象自己应该如何说服那些贵族老爷们,让他们把一部分宝贵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而不是种植粮食。
衣食住行,别看衣是排在食的前面,可是生存的第一要素依然是粮食,穿的话只要冻不死不就行了?
至于说寒冬腊月里偶尔冻死几个穷鬼,谁会在乎?
要不然棉花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非要等到大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用强制的手段才能在国普及开来?
所以说,只有粮食产量上去了,才有余地来种植棉花。
只不过在这年头,想要把粮食产量搞上去又谈何容易?哪怕李元嘉拿出了很成熟的曲辕犁,可是到现在大唐的普及率有多少?百分之十?还是百分之二十?还有可以提高灌溉率的新式翻车和筒车,恐怕遍布天下的时间是要十年、百年为单位了。
而且农业的发展,自然也不是光靠两样新工具就能如何如何,要不然曲辕犁和筒车都是唐朝出现的,改变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