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多,还得另外派人看顾着一些。
谢家如今在朝中声望是如日中天,谢辞渊现在这样大的年纪,还没有成亲。外头已经有人在背地里说他是不是哪里有问题了。可即便如此,想要跟谢家结成姻亲的,也还是大有人在。
一边背地里酸溜溜的说谢辞渊肯定有某方面的问题,一边又在找关系想要塞女儿到谢家,最好能成为谢夫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谢当苟想要跟隔壁郡合作,一起修建主干路,这事儿几乎都没使什么劲儿,隔壁郡守就答应下来了。
地方上收上来的税银,九成是需要上缴到中央朝廷去的。
不过,因为一些地方距离京城比较远,当地的官员想要在税收上做点儿手脚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些人既想要在考核中得个优,又想要敛财,所以正经该缴的税他们缴,不正经的他们收了都入了自己的口袋。
还有一些官员,平常哭穷是一把好手,实际上税收五百万,上缴两百万,剩下的都给分了。这样的情况,在江南富庶之地尤甚。
而在本就不怎么富庶的地方,贪官污吏也多。
隔壁郡的官府库银其实并不多,还是因为得了辽东的一些实惠,他们当地的茶叶也销售的很好,而当地的郡守看到辽东的变化,也当机立断决定还提高商业税,这才让府库充盈了一些。
说实话,此次修路,若不是谢当苟主动找上他了,他肯定是能推就推的。
他的地盘上,百姓们过的其实也不大容易。虽然没有海寇来捣乱,可是郡内小偷不少,因为山多地少,百姓们粮食产出不多。以前一有个灾荒年,就会有良民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人向来都不少,渐渐的,这也成为郡守王大人的一块心病。
如今府库里头有些银子了,他其实更想要搞一些适合在山地种植的作物,让百姓们种植这些,卖掉之后再换取粮食。辽东那边还有水泥厂、陶瓷窑、津砖作坊,这些作坊,每天的产出惊人,也给辽东带去了巨大的利益。
若是他们这边也有这么两个产业,他们也不至于这样了。
田间的产出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那也得他们的地适合种东西啊。压根就种不出东西的地,还死活不肯撒手,不寻找其他出路,这压根就没有出路。
他们山地多,山上也有不少茶农种植的茶叶。通过炒制、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