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子过去,这事儿他还是做得到的。甚至他还想着,得写一篇文章,寄到朝廷办的官报办去,若是朝廷的报纸刊登了这个事情,那这件事知道的人可就多了。
他得先去联系人,等人联系好了,他就去写文章。
先劝几个人去,去的人多了,分量也大了,其他人看到了就会主动去的。到时候,可就不是他们求着那些人去了,而是那些没有收到请帖的,到处想着办法弄请帖呢。
谢立兰认识的文人多,他们门生不少,还有几个是他同年。他们当中有人作赋乃是一绝,有人画作传天下,也有人一手字写的价值千金。这些人,谢立兰联系之后,他们都答应前往辽东走一趟。
如今前去辽东可不像是以前那样了,去那么一趟,一身的骨头都要被震的散架了。现在好了,通往那里的路被修的很好,还有产自杨河村那边的马车,坐上去可舒服了。基本上坐在车上,睡睡觉看看风景,没多少天,就到了地儿。
关键是,他们也听说辽东发展的很好,那边的变化也很大。一些心里比较有想法的人,也能看出来一点面头,现在这世道,跟以前不大一样了。发展的快,变化也快,还有许多新的东西,他们得慢慢的去接受。唯有去那边看过了,感受过了,他们才能够改变心底里那些固有的想法。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们看了万卷书,如今也要走这万里路。
一些人是给谢立兰面子,他一说,他们便立刻答应了。还有一些人,是原本就打算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也都同意出去了。
事情办的这么顺利,谢立兰也挺高兴的。孙子和儿子拜托他的事情,他给办的挺好。接着,他就去到自己的书房,给朝廷官报写起了文章。
谢立兰的文章送过去,官报的负责人也不敢随意应对。这毕竟是老太傅,即便是皇上准了他辞官,可许多人心里都明白,皇上待他是不同的。
他们研究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明天的版面留出来一块,专门刊登谢立兰的文章。
而且,他的文章写得,确实相当不错。
文章就刊登在第二天的版面上,谢立兰还特地叫人买了一份报纸回来,他自己专门看了一下自己写的文章。铿锵有力,将辽东渲染的十分好,相信不少人看完之后,都会对那里有所好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