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形没出现,反倒是叫皇帝忍不住笑了出来。
皇帝扫了一眼没达到目的眼神愈发阴沉的几个,唇角的讥讽丝毫不蹭掩饰:“说完了?你们都不好奇那信重银到底有多少,才能叫朕惊得夜不能寐吗?”
朝臣:“……”大伙儿下意识心里有几分寒气生出来,下意识不敢接这话。
“只一日,三场比拼,园子里和宫里分别押注三次,有三分之一的银子已经给内务府,叫他们给赢了的宫人发下去,剩下的三分之二,竟然有三百万两。”皇帝这话叫金銮殿内更安静了些,众人瞳孔中满是震惊。
虽说三百万富庶些的大臣家里都能凑出来,可……要知道战时西北一年的军饷不过才五百万两啊,一日,只宫人们便凑出来一半???
好些人心里已经升起不好的预感,虽说金銮殿内四角都放着冰鉴,可有些人汗唰唰落了下来。
皇帝面无表情接着给臣子们解释:“宫人上巾帼榜者不过二百之数,其中由宫人押注者金银之物不过五万两之数,而银子则在三万两之数,剩下的二百九十多万两……除了有十万两是朕替贵妃所出,其他全是后宫妃嫔们的手笔。”
最后一句话叫皇帝几乎用感叹般的语气,轻飘飘地仿佛羽毛似的说出来的。
可这羽毛落下来,瞬间就变成利刃,猛地扎进了朝臣们的心里。
“正和二年北蒙作乱,国库空虚,朕带头捐献私库银两,各位爱卿们出了多少银子还记得吗?不记得没关系,朕提醒你们,一百万两。”皇帝声音仍然很轻,甚至听着倒像是高兴似的,“百姓们纷纷捐银子捐辎重,合计也有二百万两之数。”
“正和四年,苗人连同定疆给西南边境下毒,导致死伤惨重,为了休养生息,朕刚下令免天下赋税一年,国库依然不丰,爱卿们忠心爱国,慷慨解囊,凑了八十万两银子,纷纷穿着旧衣上朝,里衣甚至都能见到补丁,朕感动极了。”皇帝声音低沉下来,可朝臣们心窝子更沉,几乎要沉到谷底。
大伙儿心里苦啊,百姓们捐二百万两银子那是因为各地都有富商,都知道国之不稳,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咬着牙举全国之力,才有那么多。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又何必跟富商争抢着出银子,真当权势和体面不需要银子维持吗?
至于正和四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