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万岁爷清算,一个敢说话的都没有。
于是早朝刚过不到小半个时辰,将累累血证都摆在众人面前,叫人哑口无言后,皇帝也没有大发雷霆,只是给了这些人一个痛快。
除了要满门抄斩的几处奴才们,后宫之人,端贵太妃因为占了个长辈的名头,只贬为太答应,着其去皇陵为先帝守灵。
容嫔贬为答应,迁去景阳宫,与她一起前去南三所找茬的平妃则贬为贵人,只能搬到永和宫后殿的配殿里去。
顺亲王身为司尔勒氏血脉,胆敢逼宫,司尔勒氏没有问斩的前例,步了他玛法的后尘,满府圈禁。九门提督位由晋位的成亲王领了,丰台大营被皇帝交给了高成。
至于德恒和关尔佳达山,意图谋害皇嗣,陷害贵妃,逼宫等数罪并罚,判二人及党羽午门问斩,其他所有人除了鄂鲁外,全都贬为庶人,三代不可为官。
本来那暗戳戳不死心的还想着若是万岁爷判了诛九族的罪名,可以动动心思传出皇帝残暴的名声去。
哪知皇帝会这么处置,叫人简直一句挑刺儿的话都说不出来。
皇帝还有话说呢:“朕本不愿寒了功臣的心,念及各位爱卿为大清立过的功劳,朕向来待你们亲厚,可人心不足,你们却寒了朕的心。如今边境不稳,朕不愿意大动干戈,也是为替贵妃腹中子嗣积福,念着这些年他们立下的犬马功劳,朕不赶尽杀绝,可此事有一没有二,这是朕最后一次对你们法外留情,再有下次,不管任何人,朕绝不留情!”
这处置叫没被牵连,家里有人在后宫的大臣们别提多憋屈了。
如此一来,活下来的人还得感谢贵妃,但凡他们谁敢说贵妃一句坏话,以后传出去别说老百姓们骂白眼狼,皇帝也有借口弄死他们。
唯一没有被牵连的便是鄂鲁,皇帝赞鄂鲁心思清明,忠心耿耿,准其与马佳府分家自立门户,仍担任内务府总管。
下了早朝,不免就有人心里嘀咕了,且看看吧,前头纳喇家找死,还留了个淮骏,眼下淮骏都已经成了在西北坐镇的将军。
这回关尔佳氏找死,定宁侯和小儿子茂武还在西南作战,也没有受到牵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只要定宁侯不作死打赢了,关尔佳府又有了喘息之机。
马佳氏作死得狠一些,毕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