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搜刮来的银子,都由马佳府这位莫先生想法子给运到了西北,一部分交给墨家人,一部分给了马佳二爷做军饷,当然不是西北军的军饷,是在西北驻军不远处山坳里的私兵。
泰平自然是不肯承认的,西北已经被皇帝肃清,那些私兵也都被收拾干净,并没有逮到泰平的小辫子,这会儿泰平不可能束手就擒。
仪嫔又说了,索绰罗氏留下了证据,其中有泰平大儿子的亲笔信,甚至还有这位莫先生跟北蒙的信件,这下子通敌叛国的罪名,泰平是怎么洗都洗不干净了。
泰平身为老狐狸,哪怕是再亲近的事儿最多是让儿子办的,他打死不往自己身上认,甚至表示子不教父之过,他要带头大义灭亲。
至于什么莫先生,可能是他墨家的人,他不认识,肯定是听了他儿子的话,这种儿子不能要了,皇帝想怎么杀都行。
说这话的时候,泰平还高举着遗旨呢。
“可我怎么听说泰平已经下大狱了呀?”杜若等不及快嘴问出来。
她倒不是消息比别人灵通,只是那墨贵人就住在前头翊坤宫后头配殿里,闹闹哄哄被带走,怎么也听着几句了。
“还是仪嫔娘娘立了功劳,她阿玛也是纳喇家的人,虽然她们家只是分支,可原先也能得纳喇家几分庇护,不然她原先也不会对着庶人纳喇氏谄媚不是?”林守成也不嫌杜若抢话,笑眯眯道,“说来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康老爷子有先见之明,那仪嫔的阿玛原先是内务府广储司司库,当年那些道长们但凡要什么贵重的或者需要从宫外进来的东西,都少不得要通过广储司。”
那些道长想要弄些朱砂进来,甚至泰平要收买那些道长,自然是越不过广储司去的,只是那时仪嫔的阿玛胆小也谨慎,从不自个儿上前,只是叫手底下的人去办这些事儿,自个儿不怎么进宫,反倒是叫费馨觉得他不想着抢阳斗胜,更愿意用他。
于是泰平跟那些道长来往的密信便有些落到了仪嫔阿玛手里,先帝求仙问道那么多年都好好的,突然死掉说这里面没有内情,估计有成算的心里没几个信的。
只不过那时国库空虚,内外动荡不安,三大世家把控着朝政,别人许是不敢说,也许是想着换了新君说不准大清还有救,再加上关尔佳强势,将这事儿给压了下去,才没闹出大乱子来。
泰平那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