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把他自己说过的话检查了一遍,才收敛了飞扬浮躁的态度,用低沉的声音说:“那么,攻城一策,照我看是势在必行的。”
李世民不即回答,负手沉吟,好久才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你的计策是好的。但是,同为义军,自相残杀,无论如何不可!”
“哼,你处处为人家打算,人家可不顾你的死活。”
“话不是这么说,我们跟药师、虬髯客在推翻暴政的大目标上,并无不同,我想不出不能合作的理由。肇仁!”李世民以极亲切的神态微笑道,“你一向足智多谋,再进第二策。”
这顶高帽子,扣得刘文静心里很舒服,他立即答道:“大军过河,背水攻城,能进不能退,一鼓作气破潼关,是为上策。既然你一定坚持合作,还有个迫和的中策:遣劲卒过河,截断潼关的通路,李药师首尾不能相顾,在潼关成了孤立之势,非向你低头不可。”
“中策可行。咱们备战求和的苦心,应该能取得他们的谅解。”
刘文静眼神闪烁,嘴角浮起一丝阴森的笑容,而声音却是平淡的:“我带一千人,立刻南下过河。”
“我派人送信给药师。”
“当然,你绝不能去。而且,这里也还要靠你维持。”刘文静问,“你看一共能维持几天?”
“少不得还要请大户帮忙。非万不得已,我不愿下令征粮,向人告贷,难有确切的把握。不过,就如你所说的,前后一共维持六天,总可办到。”
“六天,一晃眼就过去了。生死关头,非得拼命挣扎不可!”
李世民听出他的语气不对,便极严肃地告诫:“肇仁,你此去千万不可鲁莽。凡事要从两面看,一方面你是截断了人家的道路,另一方面可也是处在两面作战的艰险地位。如果药师自西往东,虬髯客自东往西,两面夹攻,你怎么办?”
被问的不答,停了一下,反问:“你说,怎么办?”
“咱们既是备战求和,不妨委屈自己,以示团结的诚意。”
“我知道了。”刘文静随随便便地应了一声,转身出帐。
帐外,蔽空的黄沙,在正午的骄阳中,卷起发光的黄雾。万帐穹庐,沉静不哗,偶尔几声马嘶,透出潜隐的斗志,令人激起一种莫名的兴奋。刘文静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