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至善至当,莫如虚君共和。”
“噢,”醇王问道,“你是说,皇上不当权?”
“皇上不必当权,才能长受四海供养,如英国、日本皆是。”康有为又说,“国号尤其要改,不改则终必有改朝换代之事。改为中华帝国,永绝纷争,岂不甚妙!”
“那么,”陈宝琛问,“年号呢?”
“年号自不妨保留,譬如日本,现在是大正六年。”
“对外如何?”陈宝琛又问,“称中华帝国元年?这好像不通吧?”
康有为在“北府”的慷慨陈词,张勋这面并不知道。不过复辟之事紧锣密鼓,突然加快,康有为亦不知道,更不知道最起劲的是张镇芳。
当李经羲安排内阁人选时,张镇芳很想先过一过民国财政总长的瘾,而且由此过渡到“帝国”的“度支部大臣”,更觉名正言顺。
可是,京津的小报,对张镇芳都无好感。因此,李经羲原来由于张镇芳与张勋关系密切,想答应他的,也就变卦了。却也不便公然拒绝,等张镇芳来讨回音时,拿了一张小报给他看。
“馨庵,你看,”李经羲苦笑着说,“小报无中生有,说得这么刻薄。”
张镇芳接过来一看,有篇文章上面用红笔做了记号,题目叫作《凌烟“内”阁》。内文中说,“李九先生”的内阁,多黑籍中人,李九本人就非中午不能起身,因此有人名之为“芙蓉内阁”,实不如唤作“凌烟‘内’阁”。现在听说某“洪宪余孽”亦将入阁,此人长袖善舞,近年经营长芦盐,颇为得法。如果入阁,“黑”“白”相映,更足生色。从此烟氛凌云,“馨”烈无比,定然流“芳”百世了。
张镇芳看完脸色就难看了,霍地站起身来,将小报一摔,悻悻然说一声:“李九帅,何必如此。” 说完,掉头就走。
“馨庵、馨庵,”李经羲急忙分辩,“你可不能误会——”
张镇芳根本不理,头也不回地走了。到家脸色铁青,也不开口。他的一班门客知道他碰了钉子,却不敢动问。直到他一连二十四筒鸦片,过足了瘾,才细说其事。
“以我的资格,莫非就不能入阁?李九用这套把戏对付我,实在可恨。哼!”他冷笑说道,“你们看着好了,十天之内,我如果当不上度支部大臣,把‘张’字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