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密电,不过——”
徐树铮不等他说完,便摆一摆手说:“用你们部里的密码本好了。”
原来徐树铮是有意要将这个电报的内容泄露出去。但绝不能用明码电,因为清末以来风气如此,非密电不足以表示重要,非“亲译”不足以表示机密。叶誉虎当然深谙其理,但表面上不能不有一番表示格外慎重的做作,打铃将听差唤了来,吩咐去请他的机要秘书。
这个秘书姓余,等一请了来,叶誉虎仔细交代:“用第四号密码本发,请当地电报局长亲自送交收电各督军。原稿马上送回来。”
“是!”余秘书鞠个躬,拿着电稿退了出去。
“这一下军心大定了。”徐树铮很高兴地说,“今天可以多喝几杯了。”
于是叶誉虎关照开饭。先吃鱼生,盛在一个特号海碗中,另有两大盘出汁的萝卜丝与现炸的“馓子”,与十来个小盘子,从油盐到菊花瓣,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却都是连萝卜丝一起拌入鱼生的作料。
当然,另外还有烧烤熏卤的冷荤。宾主刚刚动筷,余秘书已经将发电的原稿,装在一个信封中,送了回来。叶誉虎接到手中,原封不动地摆在徐树铮面前。
“两位不妨看一看。”徐树铮为了表示可共腹心,主动将原稿公开。
这个稿子写得层次分明,简要有法,文字不深,而警辟之处自然予人很深的印象。曹汝霖心想:信笔挥洒,而能有此,实在难得。
“又铮兄,”他说,“不说别的,仅是你这份捷才,就足有资格当‘达拉密’了。”
清朝军机处的“章京”领班,满洲话叫作“达拉密”,军机大臣“承旨”以后,转述与“达拉密”写出来,即时封寄各省督抚或“钦差大臣”,称为“廷寄”,贵在简明扼要,表达得恰到好处。曹汝霖这样说法,自然是对他的文字的恭维。
但徐树铮却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道:“润田兄,你看我不过一个‘达拉密’?”
“不,不!”曹汝霖急忙分辩,“我失言,我失言!”
“那么,润田兄,你看我是怎么样一个人?”
由于仓促失言,曹汝霖这回不敢随便开口了,想了一会儿答说:“以我看,左文襄加周公瑾,等于徐又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