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会儿问道,“不知道能不能以宝易宝?”
“我想,这没有什么不行。他原是干这一行的。以宝易宝,他又好多做一笔生意,何乐不为?我看,你们当面谈吧!”
果然,王秀才对此颇感兴趣,问龚定庵预备拿什么来交换。
“我有一部好帖。”
“这是‘黑老虎’,价钱很难估。”王秀才说,“定庵先生不妨谈谈,是怎么样一部好帖?”
“娄寿碑。”
王秀才对此道也是内行,听说是“娄寿碑”,心中一动,便即问道:“是朱竹垞收藏的那一部?”
“哪里还有第二部?”
“怎么?”李增厚插嘴问说,“是孤本?”
“海内孤本。”龚定庵问,“你有没有六一先生的《集古录》?”
“有。”
“孙渊如的《寰宇访碑录》呢?”
“是在——《平津馆丛书》当中?”
“不错。”
“那也有。”
李增厚将欧阳修的《集古录》、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都去取了来,龚定庵先翻开《集古录》,其中有一条记着:“娄寿,字元考,南阳隆人,初而岐嶷,有志行,好学不厌,隐居不应征辟,门人谥玄儒先生。”
接着再检《寰宇访碑录》记“玄儒先生娄寿碑”,道是“八分书,熹平三年正月。原石已佚,此宋拓本。”
“孙渊如所说的‘此宋拓本’,就是寒斋所藏的那一本。康熙朝先由何义门所藏,复归朱竹垞。不但原石已佚,而且人间别无第二本,是不折不扣的孤本。”龚定庵又说,“此碑肃括宏深,朱竹垞评为‘汉隶第一’,足与飞燕玉印匹敌。”
王秀才笑而不言。李增厚便即催问:“你的意思怎么样?”
“娄寿碑是宋拓中的精品,如说能与玉印匹敌,这话,实难苟同。”
“那么,我另奉五百金,这就差不多了吧?”
看龚定庵很痛快,王秀才也就答应了。
“交换是谈成了,如何易手?”李增厚问,“你的东西不在手边?”
“在杭州。”龚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