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保持身体的温度,村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天热的时候才在河边玩,这时候没什么人过来,大人们都在忙碌农活,倒也没什么人来打搅。
等这些东西做好,朱达又去岸边野地里拔了许多又长又韧的苇草,把这些苇草绑在石块上,一根根插在坑底,忙了一个多时辰,这也丝毫不轻松,朱达觉得肚子有点空,但也只能忍着了。
挖出的那个水坑本来很浑浊,河水交流,慢慢变得清澈起来,朱达看了看河流,琢磨片刻,就从怀里掏出一块饼子,这可是他从早饭剩下来的,朱达又去采摘来的那堆野草跟前,翻检几下,拿出十几根揉碎,把草屑和汁液涂到饼子上,然后又是揉碎充分混合,接下来将饼子和野草的碎屑分为两份,一份洒在水坑周围,一份放入水坑里,这些碎屑都被苇草拦住,在坑内沉浮。
朱达这才离开水,蹦跳一阵,尽可能甩落水珠,然后用上衣将水擦干,水很凉,身体很弱,他不得不做,但在做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避免感冒,在这个时代,感冒可是会死人的。
接下来不管有没有饥饿的感觉,朱达向着村子开始慢跑,这个锻炼无关,而是要保持身体的温度,免得着凉。
到家之后,朱达直接奔灶台而去,在灶坑的灰烬里埋着一根树枝,他把树枝抽出来,树枝前端已经烧红了,但没有明火,这年头要起火生火不易,家里的火种都在灰烬里埋着,等到做饭烧水的时候拨开加入引火料和柴草,用完了再埋起,周而复始,朱达就是这么借火。
来回折腾,朱达的身体和衣服已经干燥了,他回河边的路上,一直吹着树枝,生怕那炭火前段熄灭。
等到了岸边,朱达拿着树枝先去压着干草枯枝那边,将树枝炭火前段伸进去,没过多久,里面就有烟冒出来,再一会,明火燃起,朱达连忙添加枯枝,火已经烧起来了,他有找了根二指粗的枯枝放在火堆里。
把这些做完,朱达向那个水坑走去,一来一回,折腾火种,半个时辰也是过去,按照当年的经验,该有收获了,慢慢靠近过去,朱达禁不住放轻呼吸,居然有些紧张了。
有鱼!水坑里有几条鱼!
在那二十多年的人生中,野外旅行、荒野生存的知识已经很完备很系统,专业人员和穷极无聊人士不断的尝试和拓展,得出了系统的经验和方法,明明是物资充沛的现代社会,却模仿原始社会的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