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安排下去了,除了五个年纪大的老管事,其他人都带着牲口和大车出城了。”李幢下意识回答说道,他对朱达的反应没有准备,一时间有些发愣。
朱达点点头,松开双臂,颇为关心的说道“再过两日知道鞑子是不是真走了,你们也准备好,等那时开了城门走,快些返乡,北边的官军如今可都是饿狼一般,万一遭来可倒大霉!”
“朱兄说得是,我们到时候抓紧走,路也要小心,只要进了山西好办,兄弟这边还认识几个官面地方的人物。”李幢连忙应答。
接下来两个人开始客套起来,李幢夸朱达骁勇无双,智勇双全,如此胆色,如此豪杰,居然能做出这般大事,朱达则是叮嘱李幢早些预备早些赶路,已经耽搁了这么久,路也要小心。
李幢倒也知道此时千头万绪,既然朱达看起来没有芥蒂,自己没必要耽搁对方太久,连忙告辞,并说了几个空头的许诺,如说要替朱达发卖缴获,还要宣扬朱达的武勇功德之类,李幢也开不出什么条件来,他现在手里的货物严格来说还是朱达赊给他的。
走到下城台阶的时候,李幢看到朱达正笑着摆手告别,少不得又是作揖为礼,转身刚要走,却突然有点恍惚,自己朱达大了快有十岁,可刚才这番客套,朱达好像自己大二十岁,套路娴熟老辣
等有些恍惚的李幢下城,刚安排完出城事宜的常凯走近,颇为不屑的瞥了李幢背影一眼,愤愤不平的对朱达说道“守城出城的不见人,这当口倒紧着来奉承。”
“因为他是聪明人,守城的时候想到鞑子要攻城,义父派人一去宣扬他也能想明白是谁解围救了大伙,所以才会这么手忙脚乱的。”朱达回答说道。
这解释没把话说透,常凯琢磨片刻才大概明白,王雄立时点点头,能将因果逻辑考虑清楚的聪明人,会推断出蒙古大军在撤离的时候会攻打怀仁城,自然也会理智的推断出怀仁城守不住会被彻底毁掉,在这等情形下,只会有等死的绝望,谁还会为了今后的生意和交情去催促手下喝风辛苦,懈怠冷淡也是必然。
同样的,聪明人也知道为什么要去劫营,知道毁掉城外粮台后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只不过怎么从常理去想,没有像样武力的怀仁县,也不可能毁掉城外近两千骑兵的蒙古粮台,然后,朱达做成了这不可能的事。
能人所不能,以少打多近乎全胜,这是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