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暗自嗟讶。心道什么情况?竟然众口一词说人家好,莫非都拿了人家的好处了?
柳青苦笑了一声,说道“如此说来,众位官差大哥不愿随小弟前去了。”
为首的那位官差见柳青的脸色沉了下来,生怕他在知府赵大人面前打小报告,告他们的刁状,就想法子将不随柳青前去的责任推出去。只见他说道“柳兄弟,非是弟兄们不愿随你去。只是这事非同小可,没有知府大人宪命,我们是不敢随便出去拿人的。要不这样,知府大人回京述职至今未回,现在衙门里是通判李大人坐纛,要不你去找找李大人,如果他老人家下令,我们立刻便随你去。”
通判是府州一级的地方衙门里辅佐知府或者知州大人处理日常公务的官员,可以理解为一府一州地方政府的行政二把手。
知府赵庭之进京述职,苏州府衙的一切大小事物自然由通判李大人全权负责。
柳青见众位官差同他转圈圈打太极。只好让马大在门房等候,自己只身进入府衙,到后堂来寻通判李守珪李大人。
李守珪年逾五旬,瘦长脸,八字眉,一双椒豆大小的眼睛格外有神,透着一股深沉莫测的精明。他历经宦海沉浮几十年,深谙为官之道,在苏州通判任上一干就是十余年,前任马大人调任走后,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认为苏州府知府一职理应由他这位熟知苏州大小事务的通判升任,谁知朝廷竟派了一个比自己小十来岁的赵庭之来任知府。错过了这次机会,他的仕途无望,几年之后,估计就得致仕还乡。所以,他现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时近正午,李守珪在后堂之中正准备更衣回家,外面的衙役突然进来禀道“启稟通判大人,云裳馆的掌柜柳青求见。”
“柳青?他找本官做什么?不见。”李守珪一挥手说道。
“是……小的这就打发他走。”衙役说着就要转身离去。
“且慢……”李守珪叫住了将要离去的衙役,心道柳青这小子是与知府大人称兄道弟之人,如果在赵大人赴京之时,我便将他的兄弟拒之门外,很可能会使赵大人产生误解,哎,算了吧,面子上还得过得去,就勉为其难见他一见吧。且听他说些什么。
柳青自从和赵庭之相识以来,近乎成了知府衙门的常客,三天两头往这里跑,成了知府大人的座上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