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个官位谈了些赏赐,见杨羽干脆连身都转了过去,只好作罢。
后来他常来杨羽这里,甚至把杨羽的琴和书也拿了来,问青年是否愿意为他弹一曲。杨羽抱着琴沉默须臾,将琴照着墙壁狠狠一挥,刹那木屑四散。
他本可以用平沙落雁引得安庆绪自刎,可杨羽并不想那般做。
后来安庆绪再也没来,驻扎的兵马也渐渐离开潼关。直到入了冬,牢里苦寒,又没什么御冬衣物,杨羽靠在墙边,抱着书,身子一阵阵发热。
窗外又是大雪,和他赶来潼关那天时一样,白茫茫一片,仿佛长歌门初夏时纷飞的柳絮。
待到来年,长安柳絮飞时也应有花满城。
击钟鼓兮把琼芳,还余都兮报上皇。
青年轻轻的哼着,闭上眼睛,手中的书滑落下去,洒出一地干枯柳叶。
第77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用一年时间, 脱下白衣, 换上了正三品的官服。
顾惜朝点上烛火,整理明日上朝要递交的东西, 凝视着白纸黑字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生怕如今经历只是一梦南柯。
戚少商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帮顾惜朝关上窗户, 道“又有为难的事?”
顾惜朝摇摇头, 看向戚少商“今日事少?”
戚少商颔首,把回来时带的红豆糕放到案上“最近太平,楼里和寨中都没什么要处理的。”
他这话说的倒是不假, 自从蔡傅伏诛, 杨羽拜相后, 百姓的负担一下子减了一半,落草为寇的大多还乡种田, 江湖风气肃清。
甚至安静无聊到让人整天只想吃茶打盹。
顾惜朝如今已是吏部侍郎了。
他是治理完水患, 修完堤才走的。离开那天青州百姓互相搀扶着十里相送,他三次下车谢过父老, 直到最后深深长揖,才终于止住了那群紧随的脚步。
但最终离开的车却从一辆变成两辆, 顾惜朝自己坐一辆,另一辆用来载青州父老乡亲们送的瓜果菜蔬。
那天天不太好,也下着雨。顾惜朝拨开车帘远远望着大堤的方向, 心下刚刚安定, 车后就响起了马蹄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