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基本上谈好了合作。
苏月禾第二天就让人去注册了一家影视公司,取名:北京大明影视有限公司。
大明影视投拍的第一部电影《小镇天空》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拍完了。
之后花钱到香港做了后期,并于1990年元旦,全国上映,上映期间,观影人次上亿,国内票房总收入达到6000万。
同时卖了香港版权,单单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票房收入就有4000万,其他各地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差不多2000余万。
也就是说,这部投资只有一百多万的电影,票房收入一个多亿。
大明影视作为最大的投资人,出去电影院分成后,最后分到了一千万的收益。
投入一百万,收益一千万,这么短的时间,这么高的投资回报,吸引了更多投资客把资金投入到影视文化市场。
国内电影提前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一千万对于现在的苏月禾来说,并不算是多么惊涛骇浪的巨款,但是这笔投资由此揭开了她产业多元化的进程,同时,她开始涉足传媒行业,在时尚界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更为苏氏风禾的全球化发展铺开了道路。
第112章 格局
1990年3月底,在外经贸开完会,樊刚请苏月禾在单位食堂享用简单的工作餐。
苏月禾点了2两米饭,一份鱼香茄子,一份凉拌鱼腥草,跟樊刚坐在角落里吃。
樊刚看着苏月禾盘中的菜,笑道:“你是会吃的。这个鱼腥草我吃不来,味道太冲。”
苏月禾:“很久没吃鱼腥草了,我们老家叫折耳根,田埂地头到处都是,没想到北京也有。”
“以前也很少见,现在南方的菜能运到北京了,这些菜才有机会上我们的餐桌。”樊刚吃的清淡,他就一份西红柿炒蛋,“第一期郑和计划,就你们朗晴最成功,你们算是帮我们外经贸搭起了郑和计划的金字招牌。”
第一期郑和计划总共十个产品,朗晴是做得最好的,其次是痔疮膏,其他的产品成绩都比较一般,特别是美食类的,到了国外,购买的也基本是华人。
苏月禾道:“中华美食固然好吃,但你想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