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她能平安生下孩子。马上又追加了两个。
刘氏也不甘示弱,把小刘氏挪到自己院子里,恨不能亲身照顾。
这快临产的时候,小刘氏接到了信儿,说她在乡下的外祖母不成了,想见她最后一面儿。人家孝顺的小刘氏就大着肚子上了马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结果,走到半路上,生了,是个闺女。
----------------------------小刘氏早就打听过了,吴氏肚子里揣的可能是儿子。虽说安平侯府是她姑妈当家,不过吴氏也不是好惹的。不说别的,她身边的嬷嬷,有一个就是打宫里出来的。
自打她入了安平侯府的后院后,就算有姑妈撑腰,她在吴氏手上还真没占过什么便宜。
到时候吴氏生的儿子被封为世子的话,她想再算计吴氏的儿子的可能性就小了。不如……………趁着现在拼一把。
小刘氏提前在村里物色了几个孕妇,正好当天,还真有一家农户生了个儿子。小刘氏找人偷偷用闺女换了人家的儿子,又留了些银子给对方。
小刘氏得意洋洋地抱着儿子回府,长远侯府一看,既然小刘氏先把儿子生了,当下就让自家姑娘和离了。
安平侯府行事本来就挺让人寒心的。他们当时就有意和离,不过吴倩肚子里的毕竟是安平侯府的血脉,要是儿子的话,应该算是安平侯的嫡长子,理应继承安平侯府的爵位,他们也是想为即将出世的外孙争一争。
如今,既然尘埃落定,能为外孙做的他们也做了,自然不想自家姑娘再在安平侯府受委屈。
这件事呢,说起来安平侯府也是理亏,吴氏执意要带走儿子,态度十分坚决,没想到这时候刘氏不干了,觉得吴氏这么做让她非常非常没面子。
两家又撕逼撕到帝都府,帝都府尹请示了皇上,皇上就判的和离,允许吴氏把儿子带在和身边抚养。侯夫人的名额他可以特批,可世子的名额总不能也特批吧,总不能让安平侯府有两个爵位吧。
既然吴氏受了委屈,就照顾一下她的心情吧。
说白了,就是人家长远侯不跟安平侯府玩了。后来吴氏带着儿子再嫁了一个寒门出身的新科进士。
小刘氏本来想着,先找个儿子把世子的位置占上,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