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三百里地呢。因为太远,街坊们也没跟着去的。都不知道地儿。如今,郑家搬走了,就更没人知道了。”张嬷嬷的大儿子回道。
------------------------------因为郑有材跟郑甜儿说过,家里生意被人盯上了,郑家说跟街坊们不要提婆家的具体住址,得到了郑甜儿的高度配合,因此,街坊们只知道郑甜儿要远嫁了,要嫁的是一个秀才,秀才家里颇有家资,郑家给郑甜儿的嫁妆是夫家当地的一套宅子和五十亩地。其余的,就不清楚了。
“这夫家没来迎亲吗?”小刘氏不解,按道理说,这样的喜事,街坊四邻的应该去凑个热闹才对,然后遇到婆家的人,不得多问几句吗?你家是哪儿的?家里条件怎么样,家里都有什么人之类的。
大家对这种谈资应该是最有兴趣的了。
“这个,小的问了。说是迎亲的没来通县县城,双方说好的,郑家送亲到半路,夫家迎半路,在路上汇合。”
“那街坊们没有人跟着去帮忙送亲?”小刘氏又问道。
“小的问了,因为太远,郑家也没上门找帮忙的,大家就都没去。”
小刘氏一听,更生气了。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些做街坊的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啊?邻居嫁闺女,居然也不知道送一程。
“那当初也没添妆吗?”小刘氏不死心地又问道。
“小的问了,添是添了,郑家搬到县城的日子不短了,这些年来,街坊们嫁闺女,郑家也没少添妆,娶媳妇,差不多也都送了礼,这次街坊们也都添了,只是,问起嫁到哪里去,郑家人也只是说几百里地之外,这到了几百里之外,平时和街坊们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大家也就都没在意,没细问。”
小刘氏一听,更生气 了,在心里画了个圈圈,诅咒这些街坊邻居们,一点爱心都没有也就算了,对方不说难道就不问了吗?为什么不多关心一下甜儿的去向,啊?平时有事儿没事儿得磕八卦的那个劲儿哪去了?
张嬷嬷母子两个看了看小刘氏那黑得跟锅底一样的脸,都低着头没敢说话,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去触霉头。
“我要你有何用?”小刘氏眼神狠狠得瞪向了张嬷嬷的儿子。这去了一趟通县,去了个什么呀?郑家去哪了没打听出来,甜儿嫁到哪去了也没打听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