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和离了,吴氏带着嫁妆领着儿子回了娘家。
吴家族长倒也开通,同意周安改姓吴,写进族谱。
这是上一世没有的,上一世,因为周正海中了举人,风头正盛,刘梅没少借着周正海的势打压吴中汉一家。为了不牵连族里,吴中汉就没提这茬儿。主要是吴家也不是什么大族,族里功名最高的也就是秀才,如何有能力对上一位举人呢?
这一世不一样。
一来,周正海已经臭了名声,二来,算命先生说了,他举人就到头了。周氏族人家家都跟他翻脸了,他应付族人可能都要忙不过来,哪有闲情来他们吴家闹事?
再说刘梅家,为了夺回自家的文运,周氏族人排了班儿,每天四五家人拿着粪桶专门等在刘梅家门口,专等刘梅出来,往她身上泼一泼。
刘梅又不傻,一看这情况,肯定是不出门啊。
不过这个难不倒大家,她不出来,难道大家不能进去吗?一时间,刘梅家里那个味儿就甭提了。
周正海家和刘梅家是邻居,又是刘家的下风口,味道也好不到哪里去。
周正海想着搬家吧,又没钱。
按理说,一般情况下,有人中了举人,自有乡绅主动上前送银子送宅子送地,就为了求个庇护,结个善缘。周正海这人品,想想吧,他可是把全族的文昌运都拿走了专供他一人呢。对待和他一个老祖宗的族人都这么狠,何况他们这些没血缘关系的呢?他的发妻用嫁妆供他读书,中了举后也是说弃就弃,人发妻对他可以说是算雪中送炭了,他才能继续读书,改变命运,如今,他都中举人了,他们送多少,最多也就算锦上添个花。庇护不一定有,保不齐还要被当成冤大头。何苦呢。
因此,乡绅们都自动把周正海从要结交的名单里排除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能送出银子宅子和地的,家境条件自不用说,最起码都是养尊处优的。周正海家的情况,他们多多少少也听说了,臭啊!
自然是能躲远就躲远点了。送什么钱啊,不送。
过了些日子,周安整理出了一份科举笔记出来。他前几世毕竟中过进士,对考科举这块儿,熟门熟路啊,难不倒他。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其实主要就是见的世面少,眼界不够开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