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妥当,科学院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还联系了两个单位协办。
其一是京大,京大在文献情报管理领域,本身就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学科系统,让这个学科系统中的专业人才来完成相关的工作,自然是再好不过。
第二个协办单位便是国防科大,得益于近水楼台先得月,国防科大最近几年在国内的排名直线飙升,尤其是那些同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扯上关系的院系,更是像打了鸡血一样,将原先坐头把交椅的学校拉了下来,自己坐了上去。
当然,国防科大的综合排名并没有很靠前,因为相比起清大、京大、乃至金陵大学等综合性高校,国防科大涉及到的学科更为集中,也更为专一,比如文学法政、艺术音乐等学科,原先刚刚建校的时候,这些专业还昙花一现的出现过一阵子,不过后来国防科大进行了许多次学科调整,那些学科就被调整到同省市的湘南大学去了。
湘南大学在国内的排名虽然不显,但综合实力也十分强盛,只不过湘南大学与国防科大走的路子不一样,国防科大重视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湘南大学重视的则是人文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一文一理,将整个湘南省的高等教育格局给支撑了起来。
因为湘南大学与国防科大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两所高校之间根本不存在生源争夺现象,不仅如此,因为国防科大重视理工科,就读的男生较多,湘南大学重视人文社科类,就读的女生较多,一个被称为是光棍寺,一个被称为是尼姑庵,有些胆大还按捺不住寂寞的学生撺掇着搞起了两校联谊,还真给凑成了不少对儿,让两所大学的关系越发亲密。
不仅仅是学生之间搞联谊,老师们之间也搞,只要凑成一对儿,那便打开了豁口,之后想要再凑出几对儿来,那就容易多了。
苏娇杨从国重里找了一些学术成果不错、人还年轻有干劲的研究员,让他们负责组建《研究》学术系列期刊,至于办公楼,暂时就安置在国重的负一层地下室里,等相应的建设经费审批下来之后,再找一个地方专门盖这栋大楼。
苏娇杨最属意的地方其实是鹏城。
如今的鹏城早已不是十年前那荒凉的模样,随着高能电池产业群与新兴材料产业群的入驻,以及华兴集团这十年来的飞速发展,鹏城的发展势头已经超过了沪上,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只不过鹏城的底蕴略微有些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